汉语查 成语 形容国家栋梁的成语

形容国家栋梁的成语


1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国家栋梁 [ guó jiā dòng liáng ]

解释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3大厦栋梁 [ dà shà dòng liáng ]

解释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4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5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6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释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7后生可畏 [ hòu shēng kě wèi ]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8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9垂帘听政 [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

解释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出处 宋 王偁《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10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11欣欣向荣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释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2富可敌国 [ fù kě dí guó ]

解释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13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解释 据:占据。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14残山剩水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解释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15独立自主 [ dú lì zì zhǔ ]

解释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16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17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18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解释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19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解释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出处 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20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21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解释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22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23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解释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24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解释 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5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6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释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27匹夫有责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释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8不胜其任 [ bù shèng qí rèn ]

解释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29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0尽忠报国 [ jìn zhōng bào guó ]

解释 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

出处 《北史 文苑传 颜之仪》:“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31捐躯报国 [ juān qū bào guó ]

解释 捐躯:舍弃生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出处 《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32救亡图存 [ jiù wáng tú cún ]

解释 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出处 《鬼谷子 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33加官进爵 [ jiā guān jìn jué ]

解释 旧时指官职提升。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34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35国无宁日 [ guó wú níng rì ]

解释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36国步艰难 [ guó bù jiān nán ]

解释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出处 《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37国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解释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出处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38安邦治国 [ ān bāng zhì guó ]

解释 使国家安定太平。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39败国丧家 [ bài guó sàng jiā ]

解释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出处 《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40败国亡家 [ bài guó wáng jiā ]

解释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出处 参见“败国丧家”。

41大事去矣 [ dà shì qù yǐ ]

解释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出处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42假途灭虢 [ jiǎ tú miè guó ]

解释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43半部论语 [ bàn bù lún yǔ ]

解释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44定国安邦 [ dìng guó ān bāng ]

解释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45当家作主 [ dāng jiā zuò zhǔ ]

解释 作了家庭的主人。比喻对于分内的事务挑重担;尽心负责。也比喻人民有权力;有义务参加治理国家大事。

出处 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46捐躯殉国 [ juān qū xùn guó ]

解释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 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47暴虐无道 [ bào nüè wú dào ]

解释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出处 《晋书 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48本固邦宁 [ běn gù bāng níng ]

解释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49父母之邦 [ fù mǔ zhī bāng ]

解释 指祖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50病国殃民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解释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病国殃民。”

出处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51蠹国害民 [ dù guó hài mín ]

解释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52九年之储 [ jiǔ nián zhī chǔ ]

解释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 《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53保国安民 [ bǎo guó ān mín ]

解释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54国仇家恨 [ guó chóu jiā hèn ]

解释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55国富兵强 [ guó fù bīng qiáng ]

解释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56国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解释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处 《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57安定团结 [ ān dìng tuán jié ]

解释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出处 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58富国强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解释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出处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59富国强民 [ fù guó qiáng mín ]

解释 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出处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60独夫民贼 [ dú fū mín zéi ]

解释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出处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61篡党夺权 [ cuàn dǎng duó quán ]

解释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出处 张书绅《正气歌》:“在这无花的春天里,‘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

62经国之才 [ jīng guó zhī cái ]

解释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63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解释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 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64多难兴邦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解释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65海水群飞 [ hǎi shuǐ qún fēi ]

解释 比喻国家不安宁。

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66替天行道 [ tì tiān xíng dào ]

解释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67百二河山 [ bǎi èr hé shān ]

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68共商国是 [ gòng shāng guó shì ]

解释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69国富民丰 [ guó fù mín fēng ]

解释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70国无二君 [ guó wú èr jūn ]

解释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出处 《礼记·丧服四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71富国裕民 [ fù guó yù mín ]

解释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出处 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72富堪敌国 [ fù kān dí guó ]

解释 见“富可敌国”。

出处 《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若库书吏役,反得富堪敌国,坐拥膏腴。”

73强兵富国 [ qiáng bīng fù guó ]

解释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出处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74怀道迷邦 [ huái dào mí bāng ]

解释 犹言怀宝迷邦。

出处 《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75扶危定倾 [ fú wēi dìng qīng ]

解释 谓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出处 《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76毁家纾国 [ huǐ jiā shū guó ]

解释 见“毁家纾难”。

出处 清·钱谦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77病民蛊国 [ bìng mín gǔ guó ]

解释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昔刘晏桑弘羊,利尽缁铢,而未尝病国病民,后世犹说其聚敛。”

78蠹国殃民 [ dù guó yāng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明史 方从哲传》:“代营榷税,蠹国殃民。”

79蠹国残民 [ dù guó cán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宋 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80蠹政害民 [ dù zhèng hài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周书 晋荡公护传》:“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诸子贪残,僚属纵逸,恃护威势,莫不蠹政害民。”

81干城之将 [ gān chéng zhī jiàng ]

解释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出处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82出以公心 [ chū yǐ gōng xīn ]

解释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83国将不国 [ guó jiāng bù guó ]

解释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84国难当头 [ guó nàn dāng tóu ]

解释 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出处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85济世之才 [ jì shì zhī cái ]

解释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

出处 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86国之干城 [ guó zhī gān chéng ]

解释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出处 《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87国耳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解释 见“国而忘家”。

出处 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88大展经纶 [ dà zhǎn jīng lún ]

解释 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89官法如炉 [ guān fǎ rú lú ]

解释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90定倾扶危 [ dìng qīng fú wēi ]

解释 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出处 汉·恒宽《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使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91扶危持颠 [ fú wēi chí diān ]

解释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出处 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92济世安邦 [ jì shì ān bāng ]

解释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93病民害国 [ bìng mín hài guó ]

解释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出处 清 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

94登高能赋 [ dēng gāo néng fù ]

解释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出处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95经文纬武 [ jīng wén wěi wǔ ]

解释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出处 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96经纬天下 [ jīng wěi tiān xià ]

解释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97蠹国病民 [ dù guó bìng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因思一时富贵权势之人,生长纨绮中……非惟不知稼穑之艰难,流于奢淫以蠹国病民,抑又不知世间温饱安逸之正味为不少。”

98蠹国耗民 [ dù guó hào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

99蠹政病民 [ dù zhèng bìng mín ]

解释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