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每天混日子的成语

形容每天混日子的成语


1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释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2行尸走肉 [ xíng shī zǒu ròu ]

解释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4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解释 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5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6碌碌无为 [ lù lù wú wéi ]

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7一无所成 [ yī wú suǒ chéng ]

解释 一点没有成就。

出处 清 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无所成,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

8虚度年华 [ xū dù nián huá ]

解释 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出处 《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9平庸之辈 [ píng yōng zhī bèi ]

解释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10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解释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1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释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12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13无足轻重 [ wú zú qīng zhòng ]

解释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14胸无大志 [ xiōng wú dà zhì ]

解释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15平平庸庸 [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解释 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16混混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出处 孙中山《建国方略 知行总论》:“三代以前,人类混混噩噩,不识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

17昏昏噩噩 [ hūn hūn è è ]

解释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出处 叶君健《曙光》:“这两句话像两根铁扫把,把他的脑子搅得昏昏噩噩,好大一阵子不能进行思维活动。”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