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陷入困境的成语

形容陷入困境的成语


1山穷水尽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释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2插翅难逃 [ chā chì nán táo ]

解释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3插翅难飞 [ chā chì nán fēi ]

解释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4枯鱼涸辙 [ kū yú hé zhé ]

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出处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5告贷无门 [ gào dài wú mén ]

解释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出处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6入地无门 [ rù dì wú mén ]

解释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7楚歌四合 [ chǔ gē sì hé ]

解释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 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8楚歌四起 [ chǔ gē sì qǐ ]

解释 见“楚歌四合”。

出处 元·马致远《庆东原·叹世》曲之二:“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

9楚歌四面 [ chǔ gē sì miàn ]

解释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 清 陈维崧《河传 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10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解释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元 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使小圣展转彷徨,无计可施。”

11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12自投罗网 [ zì tóu luó wǎng ]

解释 比喻自己进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13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14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15左右为难 [ zuǒ yòu wéi nán ]

解释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16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7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解释 交:同时;一齐;困:陷在艰难困苦之中。内部、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

出处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18束手就擒 [ shù shǒu jiù qín ]

解释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19无路可走 [ wú lù kě zǒu ]

解释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20误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21嗷嗷待哺 [ áo áo dài bǔ ]

解释 嗷嗷:哀鸣声;待哺:等待喂养。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等待母鸡来喂食。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等待救济;援助。

出处 清 戴名世《上刘木斋先生书》:“佣书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22蛟龙得水 [ jiāo lóng dé shuǐ ]

解释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出处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23挨冻受饿 [ ái dòng shòu è ]

解释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致挨冻受饿。”

24安身立命 [ ān shēn lì mìng ]

解释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25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解释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26里里外外 [ lǐ lǐ wài wài ]

解释 里面和外面。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27嗷嗷待食 [ áo áo dài shí ]

解释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28涸辙之鲋 [ hé zhé zhī fù ]

解释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29大旱望云 [ dà hàn wàng yún ]

解释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30救焚拯溺 [ jiù fén zhěng nì ]

解释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31大旱云霓 [ dà hàn yún ní ]

解释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32进退狼狈 [ jìn tuì láng bèi ]

解释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出处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33楚囚对泣 [ chǔ qiú duì qì ]

解释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出处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34楚囚相对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解释 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35水火之中 [ shuǐ huǒ zhī zhōng ]

解释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36鸟入樊笼 [ niǎo rù fán lóng ]

解释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37盲风晦雨 [ máng fēng huì yǔ ]

解释 同“盲风怪雨”。比喻困境。

出处 杨笃生《新湖南》第五篇:“愈挫愈奋,愤盈旁魄,几使俄政府权力威命之所及,俱限于盲风晦雨之途焉。”

38盲风怪雨 [ máng fēng guài yǔ ]

解释 谓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出处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吏滋不供,神不顾享;盲风怪雨,发作无节。”

39涸辙枯鱼 [ hé zhé kū yú ]

解释 见“涸辙鱼”。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40救火拯溺 [ jiù huǒ zhěng nì ]

解释 见“救焚拯溺”。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41在陈之厄 [ zài chén zhī è ]

解释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后因以“在陈之厄”指饥贫等困境。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2君子固穷 [ jūn zǐ gù qióng ]

解释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3出头之日 [ chū tóu zhī rì ]

解释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出处 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44兴云作雨 [ xīng yún zuò yǔ ]

解释 兴:兴起。兴起云彩,制造下雨。比喻神魔鬼怪法术厉害。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卖弄起兴云作雨机,怎提防捉虎牢龙计。”

45奔走呼号 [ bēn zǒu hū háo ]

解释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46公私交困 [ gōng sī jiāo kùn ]

解释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出处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47扶倾济弱 [ fú qīng jì ruò ]

解释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48进退唯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见“进退维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49进退惟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见“进退维谷”。

出处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惟谷。’”

50倒悬之急 [ dào xuán zhī jí ]

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51仰屋窃叹 [ yǎng wū qiè tàn ]

解释 窃:私自。仰望屋顶,私自叹息。形容处于困境,无可奈何。

出处 《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52救难解危 [ jiù nán jiě wēi ]

解释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53立命安身 [ lì mìng ān shēn ]

解释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54一点灵犀 [ yī diǎn líng xī ]

解释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