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躲藏起来的成语

形容躲藏起来的成语


1避而不谈 [ bì ér bù tán ]

解释 有意回避;不去谈论。

出处 徐迟《一九五六年特写选>序言》:“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2躲躲闪闪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解释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3匿影藏形 [ nì yǐng cáng xíng ]

解释 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4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解释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5东躲西藏 [ dōng duǒ xī cáng ]

解释 指到处躲避藏匿。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6东闪西躲 [ dōng shǎn xī duǒ ]

解释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7东藏西躲 [ dōng cáng xī duǒ ]

解释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8高飞远遁 [ gāo fēi yuǎn dùn ]

解释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9高飞远集 [ gāo fēi yuǎn jí ]

解释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出处 语出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 东方朔《七谏 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10藏形匿影 [ cáng xíng nì yǐng ]

解释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11一雷二闪 [ yī léi èr shǎn ]

解释 形容躲避迅速。

12不辟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解释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 《汉书 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13临难不避 [ lín nán bù bì ]

解释 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14避之若浼 [ bì zhī ruò měi ]

解释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5销声匿迹 [ xiāo shēng nì jì ]

解释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16藏污纳垢 [ cáng wū nà gòu ]

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17秘而不宣 [ mì ér bù xuān ]

解释 秘:不公开的;引申为隐匿;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公开。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18无影无踪 [ wú yǐng wú zōng ]

解释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 元 吴昌龄《东坡梦》:“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19藏头露尾 [ cáng tóu lù wěi ]

解释 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20远走高飞 [ yuǎn zǒu gāo fēi ]

解释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21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2临阵脱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解释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出处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23隐姓埋名 [ yǐn xìng mái míng ]

解释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出处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24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解释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5守口如瓶 [ shǒu kǒu rú píng ]

解释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 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26支支吾吾 [ zhī zhī wú wú ]

解释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27暗箭难防 [ àn jiàn nán fáng ]

解释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

出处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28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29遮遮掩掩 [ zhē zhē yǎn yǎn ]

解释 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夫人,一般也老落起来。”

30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31昼伏夜行 [ zhòu fú yè xíng ]

解释 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行动。伏:藏躲;行:赶路。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32不甘雌伏 [ bù gān cí fú ]

解释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33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释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34秘而不露 [ mì ér bù lù ]

解释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35铲迹销声 [ chǎn jì xiāo shēng ]

解释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 《晋书·儒林传论》:“若仲宁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行齐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之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36匿迹潜形 [ nì jì qián xíng ]

解释 匿: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潜:隐藏。躲藏起来,不露形迹。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37高飞远走 [ gāo fēi yuǎn zǒu ]

解释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出处 """《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38东躲西跑 [ dōng duǒ xī pǎo ]

解释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39里外夹攻 [ lǐ wài jiā gōng ]

解释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出处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40销声敛迹 [ xiāo shēng liǎn jì ]

解释 犹言销声匿迹。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41大杖则走 [ dà zhàng zé zǒu ]

解释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出处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42狐潜鼠伏 [ hú qián shǔ fú ]

解释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出处 明 张景《飞丸记 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43东躲西逃 [ dōng duǒ xī táo ]

解释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44遁名匿迹 [ dùn míng nì jì ]

解释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出处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45吞声忍气 [ tūn shēng rěn qì ]

解释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46躲躲藏藏 [ duǒ duǒ cáng cáng ]

解释 躲:避开,隐藏。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那小芸二爷也有些鬼鬼头头的。什么时候又要看人,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货。”

47潜形匿影 [ qián xíng nì yǐng ]

解释 见“潜形匿迹”。

出处 《文献通考·职役二》:“为民者以寇戎视其吏,潜形匿影,日虞怀壁之为殃。”

48枪刀剑戟 [ qiāng dāo jiàn jǐ ]

解释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四种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回:“关前摆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檑木炮石。”

49偷闲躲静 [ tōu xián duǒ jìng ]

解释 指偷懒。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

50匿迹销声 [ nì jì xiāo shēng ]

解释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51韬光养晦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52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释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53深藏若虚 [ shēn cáng ruò xū ]

解释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4躲灾避难 [ duǒ zāi bì nàn ]

解释 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55退藏于密 [ tuì cáng yú mì ]

解释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出处 《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56高举深藏 [ gāo jǔ shēn cáng ]

解释 指避世隐居。

出处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深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深渊中躲避灾殃。”

57敛声匿迹 [ liǎn shēng nì jì ]

解释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出处 《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

58撩云拨雨 [ liáo yún bō yǔ ]

解释 指人调弄风情。

出处 明 徐复祚《投梭记 折齿》:“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我自有偷香手段,窃玉机关。”

59夜行昼伏 [ yè xíng zhòu fú ]

解释 伏:藏匿。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60雉伏鼠窜 [ zhì fú shǔ cuàn ]

解释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出处 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61避迹藏时 [ bì jì cáng shí ]

解释 指逃避时世。

出处 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藏时。”

62遁阴匿景 [ dùn yīn nì jǐng ]

解释 隐藏形迹。

出处 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63麇骇雉伏 [ jūn hài zhì fú ]

解释 形容惊怕躲藏。

出处 《新唐书·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麇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