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云很美丽的成语

形容云很美丽的成语


1不知所云 [ bù zhī suǒ yún ]

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2平步青云 [ píng bù qīng yún ]

解释 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张邦昌纳为婿。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

3风云变幻 [ fēng yún biàn huàn ]

解释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出处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4风云际会 [ fēng yún jì huì ]

解释 风云:指难得的好时机;际会:适时地遇合。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

出处 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5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释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6风云突变 [ fēng yún tū biàn ]

解释 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7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8彤云密布 [ tóng yún mì bù ]

解释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出处 《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9云过天空 [ yún guò tiān kōng ]

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10干霄凌云 [ gān xiāo líng yún ]

解释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出处 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11浮云富贵 [ fú yún fù guì ]

解释 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风云之志 [ fēng yún zhī zhì ]

解释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出处 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13干云蔽日 [ gān yún bì rì ]

解释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14高唱入云 [ gāo chàng rù yún ]

解释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15高步云衢 [ gāo bù yún qú ]

解释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出处 《晋书 郤诜阮种等传论》:“郤诜等并韫价州里,袖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16云净天空 [ yún jìng tiān kōng ]

解释 见“云过天空”。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一切了当,觉得这事作得来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干净解脱,胸中十分的痛快。”

17浮云朝露 [ fú yún zhāo lù ]

解释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 《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18蔽日干云 [ bì rì gān yún ]

解释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出处 唐 张文成《游仙窟》:“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

19青云直上 [ qīng yún zhí shàng ]

解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20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释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出处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21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解释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出处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22响彻云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释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23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24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解释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25一成不变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26一鳞半爪 [ yī lín bàn zhǎo ]

解释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出处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27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28变幻莫测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29响遏行云 [ xiǎng è xíng yún ]

解释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0瞬息万变 [ shùn xī wàn biàn ]

解释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31风云人物 [ fēng yún rén wù ]

解释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出处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32风流云散 [ fēng liú yún sà ]

解释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出处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3风起云涌 [ fēng qǐ yún yǒng ]

解释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诸侯作难,风起云蒸。”

34云蒸霞蔚 [ yún zhēng xiá wèi ]

解释 蒸:升腾;蔚:聚集。像云霞涌聚。形容绚丽华美。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冯溥》:“且海内文人,云蒸霞蔚,鳞集京师,真千古盛事。”

35五颜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

解释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36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释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37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38拨云见日 [ bō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39九霄云外 [ jiǔ xiāo yún wài ]

解释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40判若云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解释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41变幻无常 [ biàn huàn wú cháng ]

解释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事物经常变化;没有一定规律。又作“变化无常”。

出处 明 蔡羽《辽阳海神传》:“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宝树,仙音法曲,变幻无常,耳目应接不暇。”

42干净利落 [ gān jìng lì luò ]

解释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43开云见日 [ kāi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44波谲云诡 [ bō jué yún guǐ ]

解释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出处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45烘云托月 [ hōng yún tuō yuè ]

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46翻云覆雨 [ fān yún fù yǔ ]

解释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出处 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47腾云驾雾 [ téng yún jià wù ]

解释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48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49云兴霞蔚 [ yún xīng xiá wèi ]

解释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50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51云淡风轻 [ yún dàn fēng qīng ]

解释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 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52云龙风虎 [ yún lóng fēng hǔ ]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出处 《周易 乾》:“云从龙,风从虎。”

53千姿百态 [ qiān zī bǎi tài ]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54宾客如云 [ bīn kè rú yún ]

解释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55彩云易散 [ cǎi yún yì sàn ]

解释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出处 唐 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56绚丽多彩 [ xuàn lì duō cǎi ]

解释 形容色彩华丽。

出处 《飞向太平洋》:“荧光染色剂把蔚蓝色的海水染成翠绿色,像一条数百米长的锦带漂浮在洋面上,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57过眼云烟 [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释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8大旱云霓 [ dà hàn yún ní ]

解释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59富贵浮云 [ fù guì fú yún ]

解释 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过眼烟云 [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释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61一鳞一爪 [ yī lín yī zhǎo ]

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62义薄云天 [ yì bó yún tiān ]

解释 正义之气上扬迫近青天。极言义气之盛;也指义理之高妙。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论》:“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63云开雾散 [ yún kāi wù sàn ]

解释 见“云消雾散”。

出处 宋·陶佃《王君仪》诗:“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64云消雨散 [ yún xiāo yǔ sàn ]

解释 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卷:“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此事自古皆然。”

65凌云之志 [ líng yún zhī zhì ]

解释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 《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66星落云散 [ xīng luò yún sàn ]

解释 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6回:“这大圣把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

67浮云蔽日 [ fú yún bì rì ]

解释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68烟云过眼 [ yān yún guò yǎn ]

解释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69耸入云霄 [ sǒng rù yún xiāo ]

解释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70胜友如云 [ shèng yǒu rú yún ]

解释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71观者如云 [ guān zhě rú yún ]

解释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72难以预料 [ nán yǐ yù liào ]

解释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73风卷残云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解释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出处 唐 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74风虎云龙 [ fēng hǔ yún lóng ]

解释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出处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75风谲云诡 [ fēng jué yún guǐ ]

解释 风云怪诞;变幻不定。谲:欺诈;诡:欺诈;怪诞。奇异多变;怪诞。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76飞云掣电 [ fēi yún chè diàn ]

解释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一回:“不说追兵随后飞云掣电而来。”

77生拉硬拽 [ shēng lā yìng zhuài ]

解释 按主观愿望办事而不管别人的意愿或客观的条件是否允许,比喻牵强附会。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杨百顺便指挥那两个伙计一齐动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78阴云密布 [ yīn yún mì bù ]

解释 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二人行不到二里之遥,天就阴云密布。”

79万里无云 [ wàn lǐ wú yún ]

解释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80云合响应 [ yún hé xiǎng yīng ]

解释 犹言云集响应。

出处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是云合响应之势,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81云合雾集 [ yún hé wù jí ]

解释 比喻聚集迅速。

出处 《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天下之士云合雾集。”《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宋·顾野王《虎丘山序》:“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82云布雨施 [ yún bù yǔ shī ]

解释 比喻遍布。

出处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83云期雨约 [ yún qī yǔ yuē ]

解释 见“云期雨信”。

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但则要捉对儿云期雨约,便是俺师徒每全真了道。”

84云窗月帐 [ yún chuāng yuè zhàng ]

解释 犹言云窗月户。

出处 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85云窗霞户 [ yún chuāng xiá hù ]

解释 指华美的居处。

出处 元·周伯琦《学宫纪事绝句》之四:“数树青榆延阁东,云窗霞户绮玲珑。”

86云阶月地 [ yún jiē yuè dì ]

解释 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出处 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87云集响应 [ yún jí xiǎng yīng ]

解释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8云飞泥沉 [ yún fēi ní chén ]

解释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出处 《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89云飞烟灭 [ yún fēi yān miè ]

解释 比喻消逝。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90吞云吐雾 [ tūn yún tǔ wù ]

解释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出处 《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91拨云撩雨 [ bō yún liáo yǔ ]

解释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出处 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92苍狗白云 [ cāng gǒu bái yún ]

解释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93际会风云 [ jì huì fēng yún ]

解释 遭逢到好的际遇。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94巫山云雨 [ wū shān yún yǔ ]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95白云亲舍 [ bái yún qīn shè ]

解释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出处 明 金銮《醉太平 送叶泮西内台》套曲:“青灯旅馆添归梦,白云亲舍觅征鸿。”

96白云孤飞 [ bái yún gū fēi ]

解释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出处 《旧唐书 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97破壁飞去 [ pò bì fēi qù ]

解释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98云鬟雾鬓 [ yún huán wù bìn ]

解释 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出处 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99半亩方塘 [ bàn mǔ fāng táng ]

解释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出处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