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地势的成语

形容地势的成语


1一望无际 [ yí wàng wú jì ]

解释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2犬牙交错 [ quǎn yá jiāo cuò ]

解释 错:杂、交叉。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3居高临下 [ jū gāo lín xià ]

解释 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4悬崖峭壁 [ xuán yá qiào bì ]

解释 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处 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5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释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6虎踞龙盘 [ hǔ jù lóng pán ]

解释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7一夫当关 [ yī fū dāng guān ]

解释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出处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8虎踞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9虎据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出处 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10乘高决水 [ chéng gāo jué shuǐ ]

解释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 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11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12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释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 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13纵横交错 [ zòng héng jiāo cuò ]

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交错:交叉;错杂。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也作“纵横交贯”。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仪》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纵横交错。”

14称王称霸 [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

解释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出处 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15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16崇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7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8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19羊肠小道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解释 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20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1阳关大道 [ yáng guān dà dào ]

解释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南。原指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官道。后泛指通过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办法。

出处 唐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22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23以少胜多 [ yǐ shǎo shèng duō ]

解释 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24一泻千里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释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25不可逾越 [ bù kě yú yuè ]

解释 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26泥塑木雕 [ ní sù mù diāo ]

解释 用泥土塑造、木头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

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灵感在那里。”

27借坡下驴 [ jiè pō xià lǘ ]

解释 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出处 张笑天《死岛情仇》:“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28羊肠鸟道 [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

解释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29虎落平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解释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30连绵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解释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出处 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31龙盘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解释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出处 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32名胜古迹 [ míng shèng gǔ jì ]

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33一箭之地 [ yī jiàn zhī dì ]

解释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出处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34依山傍水 [ yī shān bàng shuǐ ]

解释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出处 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35秩序井然 [ zhì xù jǐng rán ]

解释 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36深山老林 [ shēn shān lǎo lín ]

解释 见“深山穷林”。

出处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37任其自然 [ rèn qí zì rán ]

解释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38长江天险 [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 ]

解释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39踞虎盘龙 [ jù hǔ pán lóng ]

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出处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40腾空而起 [ téng kōng ér qǐ ]

解释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41长江天堑 [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 ]

解释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 《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42万头攒动 [ wàn tóu cuán dòng ]

解释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时候虽早,那看榜的人,却也万头攒动。”

43虎落平川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解释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44蟠龙踞虎 [ pán lóng jù hǔ ]

解释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曀望建业江山蟠龙踞虎之状,皆依约而得之。”

45蟠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解释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贾芝《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

46龙蟠虎绕 [ lóng pán hǔ rào ]

解释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47重山峻岭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连绵起伏的高山。

出处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48陡壁悬崖 [ dǒu bì xuán yá ]

解释 形容山势险峻。

49龙蹲虎踞 [ lóng dūn hǔ jù ]

解释 犹言龙盘虎踞。

出处 宋·丁开《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50犬牙相临 [ quǎn yá xiāng lín ]

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51有权有势 [ yǒu quán yǒu shì ]

解释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52形胜之国 [ xíng shèng zhī guó ]

解释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国家。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险千里,持戟百万。”

53天堑长江 [ tiān qiàn cháng jiāng ]

解释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 柳亚子《京口感怀》诗:“天堑长江第几州,十年梦想竟成游。”

54聚米为山 [ jù mǐ wéi shān ]

解释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55龙蟠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解释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出处 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56犬牙相接 [ quǎn yá xiāng jiē ]

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出处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丧》:“甘州之诸屯,犬牙相接。”

57犬牙差互 [ quǎn yá cī hù ]

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

出处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8万夫莫敌 [ wàn fū mò dí ]

解释 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作战非常勇猛。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3回:“况其子高怀德勇冠三军,万夫莫敌。”

59泻水著地 [ xiè shuǐ zháo dì ]

解释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漫流,略无正方圆者。”

60丸泥封关 [ wán ní fēng guān ]

解释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61碧波荡漾 [ bì bō dàng yàng ]

解释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62下临无际 [ xià lín wú jì ]

解释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63形胜之地 [ xíng shèng zhī dì ]

解释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区域

出处 唐·李世民《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形胜之地,允属勋贤。”

64两鼠斗穴 [ liǎng shǔ dòu xué ]

解释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出处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65凭险作守 [ píng xiǎn zuò shǒu ]

解释 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出处 《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66宅中图大 [ zhái zhōng tú dà ]

解释 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

出处 《文选 张衡》:“彼偏居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薛综注:“东京居天地之中,所图者四海这外。”

67审曲面势 [ shěn qǔ miàn shì ]

解释 见“审曲面埶”。

出处 《周礼·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68崤函之固 [ xiáo hán zhī gù ]

解释 比喻地势十分险要。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69被山带河 [ pī shān dài hé ]

解释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