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发烧很难受的成语

形容发烧很难受的成语


1无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释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2有气无力 [ yǒu qì wú lì ]

解释 气:气息;声音;力:力气;精神。形容气力衰弱;精神疲惫;有时形容做事没有劲头。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3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释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4头疼脑热 [ tóu téng nǎo rè ]

解释 泛指一般的小病。

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5晕头转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释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6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7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8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解释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出处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9面黄肌瘦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解释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 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10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1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 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12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3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4幕后操纵 [ mù hòu cāo zòng ]

解释 暗地里控制。

出处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5章:“尤其共产党通常都在幕后操纵,如果刘三嫂真是共产党分子,怕是早跟着转移走了。”

15发扬光大 [ fā yáng guāng dà ]

解释 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事物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出处 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16可发一噱 [ kě fā yī jué ]

解释 真引人发笑。

17根深柢固 [ gēn shēn dǐ gù ]

解释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18发踪指示 [ fā zōng zhǐ shì ]

解释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19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20发奸擿伏 [ fā jiān tì fú ]

解释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21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解释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22发硎新试 [ fā xíng xīn shì ]

解释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出处 《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3发秃齿豁 [ fà tū chǐ huò ]

解释 关发脱光,牙齿豁落。形容人已衰老。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24发凡起例 [ fā fán qǐ lì ]

解释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出处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25祸发萧墙 [ huò fā xiāo qiáng ]

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6留中不发 [ liú zhōng bù fā ]

解释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发。”

27燎发摧枯 [ liǎo fà cuī kū ]

解释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出处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28冲口而发 [ chōng kǒu ér fā ]

解释 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29十发十中 [ shí fā shí zhōng ]

解释 射十次皆中的。形容善射。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敬璞传》:“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死。”

30隐忍不发 [ yǐn rěn bù fā ]

解释 亦作“隐忍不言”。克制忍耐,不向人发泄、透露。

出处 宋·秦观《淮海集·石庆论》:“特以太后之故,隐忍而不发。”

31心细如发 [ xīn xì rú fā ]

解释 亦作“心细于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出处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32心细于发 [ xīn xì yú fā ]

解释 见“心细如发”。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33吐哺握发 [ tǔ bǔ wò fà ]

解释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4身体发肤 [ shēn tǐ fà fū ]

解释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出处 《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35截发锉藳 [ jié fà cuò gǎo ]

解释 锉藳:锉碎褥草。把头发剪了卖钱招待客人,锉碎褥草给客人喂马。指诚挚待客。

出处 明·徐渭《寿史母序》:“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发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

36被发文身 [ pī fà wén shēn ]

解释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37祸发齿牙 [ huò fā chǐ yá ]

解释 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

出处 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祸发齿牙,言生枝叶,率是道也。”

38祝发空门 [ zhù fā kōng mén ]

解释 谓削发出家为僧尼。

出处 清·景星杓《山斋客谭·孙旭》:“耿逆平,旭未授官,忽祝发空门,日修禅诵以老。”

39丝恩发怨 [ sī ēn fà yuàn ]

解释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40发隐摘伏 [ fā yǐn zhāi fú ]

解释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 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摘伏,敏捷如神。”

41发屋求狸 [ fā wū qiú lí ]

解释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42披发文身 [ pī fà wén shēn ]

解释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出处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43起根发由 [ qǐ gēn fā yóu ]

解释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44发潜阐幽 [ fā qián chǎn yōu ]

解释 潜:潜伏;幽:隐藏。阐发沉渐深奥的事理。

出处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此翰苑笔也,聊赠一枝,以报发潜阐幽之厚意。”

45发荣滋长 [ fā róng zī zhǎng ]

解释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荣达而生色也。”

46噙齿戴发 [ qín chǐ dài fā ]

解释 形容男子汉的豪迈气概。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奉先你是个男子汉,顶天立地,噙齿戴发,与老婆做不的主,要你何用。”

47发皇张大 [ fā huáng zhāng dà ]

解释 发皇:显豁,开朗。发展扩大。

出处 《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蒋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48被发徒跣 [ pī fà tú xiǎn ]

解释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 《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49议论英发 [ yì lùn yīng fā ]

解释 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处 《续传灯录 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沓,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50壮发冲冠 [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

解释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出处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51发棠之请 [ fā táng zhī qǐng ]

解释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出处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