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刁难人的成语

形容刁难人的成语


1左右为难 [ zuǒ yòu wéi nán ]

解释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2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3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4不尴不尬 [ bù gān bù gà ]

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5爱钱如命 [ ài qián rú mìng ]

解释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6贫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解释 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7贫嘴贱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解释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8口轻舌薄 [ kǒu qīng shé bó ]

解释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出处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9轻嘴薄舌 [ qīng zuǐ bó shé ]

解释 形容说话轻佻刻薄。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闲时常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10进退为难 [ jìn tuì wéi nán ]

解释 见“进退两难”。

出处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11尖言尖语 [ jiān yán jiān yǔ ]

解释 指言语尖酸刻薄。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赵昂又从旁尖言尖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撺掇。”

12放刁把滥 [ fàng diāo bǎ làn ]

解释 谓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13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14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15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16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解释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17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8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9人心不古 [ rén xīn bù gǔ ]

解释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出处 明 张居正《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

20欲罢不能 [ yù bà bù néng ]

解释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1势成骑虎 [ shì chéng qí hǔ ]

解释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22故意刁难 [ gù yì diāo nàn ]

解释 指有意为难别人。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8章:“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既不能发火现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23挑三拣四 [ tiāo sān jiǎn sì ]

解释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出处 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24徘徊不定 [ pái huái bù dìng ]

解释 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

出处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严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毫无主意地转游,何去何从徘徊不定。”

25从中作梗 [ cóng zhōng zuò gěng ]

解释 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出处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

26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释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27面有难色 [ miàn yǒu nán sè ]

解释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28离奇古怪 [ lí qí gǔ guài ]

解释 十分奇特少见

出处 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29去住两难 [ qù zhù liǎng nán ]

解释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出处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30尖嘴薄舌 [ jiān zuǐ bó shé ]

解释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31寻事生非 [ xún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 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制造纠纷。

出处 艾芜《乌鸦之歌》:“现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来寻事生非,正愁找不着漏洞哩。”

32莫知所措 [ mò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9卷:“忽因昼寝,梦坐烟霞之境,四顾而望,熊罴虎豹,围绕周匝,莫知所措。”

33不知所厝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同“不知所措”。

出处 晋·庚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

34进退失据 [ jìn tuì shī jù ]

解释 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出处 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35不间不界 [ bù jiān bù jiè ]

解释 见“不尴不尬”。

出处 《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

36吹毛求瑕 [ chuī máo qiú xiá ]

解释 同“吹毛求疵”。

出处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37吹毛求瘢 [ chuī máo qiú bān ]

解释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38咂嘴弄唇 [ zā zuǐ nòng chún ]

解释 见“咂嘴弄舌”。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39和隋之珍 [ hé suí zhī zhēn ]

解释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形容极为难得的东西。

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40临难不苟 [ lín nàn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41临危不苟 [ lín wēi bù gǒu ]

解释 临:面对;苟:苟且,草率。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42不上不落 [ bù shàng bù luò ]

解释 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姐姐……何苦把这个书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废了。”

43未知所措 [ wèi zhī suǒ cuò ]

解释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44吹毛取瑕 [ chuī máo qǔ xiá ]

解释 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呵,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45刁钻刻薄 [ diāo zuān kè bó ]

解释 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46不知所错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 同“不知所措”。

出处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

47进退无据 [ jìn tuì wú jù ]

解释 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处 《后汉书 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48泉石膏肓 [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解释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出处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49烟霞痼疾 [ yān xiá gù jí ]

解释 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 《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50跋胡疐尾 [ bá hú zhì wěi ]

解释 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51跋前疐后 [ bá qián zhì hòu ]

解释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52丰取刻与 [ fēng qǔ kè yǔ ]

解释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出处 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53七推八阻 [ qī tuī bā zǔ ]

解释 比喻有意为难。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这许多说话。”

54首尾狼狈 [ shǒu wěi láng bèi ]

解释 狼狈:困顿窘迫。形容处境困顿窘迫,进退两难。

出处 《晋书·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维谷,首尾狼狈。”

55刻薄成家 [ kè bó chéng jiā ]

解释 刻薄:冷酷无情。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

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56不猧不魀 [ bù wèng bù yuán ]

解释 见“不尴不尬”。

57捏怪排科 [ niē guài pái kē ]

解释 作怪、捣鬼、为难之意。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着那等干眼热滑张杓,任从那些打草惊蛇,尽教他捏怪排科斯间谍。”

58千载一弹 [ qiān zǎi yī dàn ]

解释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出处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

59世道浇漓 [ shì dào jiāo lí ]

解释 世道:社会风气;浇漓:人情淡薄。社会人情冷漠刻薄。

出处 鲁迅《随感录·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60孝经起序 [ xiào jīng qǐ xù ]

解释 比喻遇事左右为难,颇感棘手。

出处 《阳春白雪·小令·寿阳曲》:“泪点多如秋夜雨,烦恼如《孝经》起序。”

61挟细拿粗 [ xié xì ná cū ]

解释 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着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

62奈上祝下 [ nài shàng zhù xià ]

解释 指畏首畏尾的很为难的样子。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

63丑人多作怪 [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

解释 长相丑陋的人经常做出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来为难别人。

出处 茅盾《叩门》:“是你这工于吠影吠声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