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说话不紧不慢的成语

形容说话不紧不慢的成语


1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2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3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4不疾不徐 [ bù jí bù xú ]

解释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

出处 宋 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5不紧不慢 [ bù jīn bù màn ]

解释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6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7不干不净 [ bù gān bù jìng ]

解释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8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9不言不语 [ bù yán bù yǔ ]

解释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10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解释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11不明不白 [ bù míng bù bái ]

解释 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12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解释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出处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13姗姗来迟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解释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14不声不响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释 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15慢条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释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6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解释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17有板有眼 [ yǒu bǎn yǒu yǎn ]

解释 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出处 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18不三不四 [ bù sān bù sì ]

解释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19不伦不类 [ bù lún bù lèi ]

解释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出处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20不上不下 [ bù shàng bù xià ]

解释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21鹅行鸭步 [ é xíng yā bù ]

解释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22镇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23从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解释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出处 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24从容自如 [ cóng róng zì rú ]

解释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出处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25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26不死不活 [ bù sǐ bù huó ]

解释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27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解释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28紧要关头 [ jǐn yào guān tóu ]

解释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29不即不离 [ bù jí bù lí ]

解释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出处 《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30不徐不疾 [ bù xú bù jí ]

解释 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31不哼不哈 [ bù hēng bù hā ]

解释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68章:“马之悦仔细地看着,不哼不哈,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稳稳地落了下来。”

32不依不饶 [ bù yī bù ráo ]

解释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烷完。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这里黄三太见周应龙不依不饶,他就开口说:‘周寨主,……’”

33不间不界 [ bù jiān bù jiè ]

解释 见“不尴不尬”。

出处 《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

34好整以暇 [ hào zhěng yǐ xiá ]

解释 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35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解释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6从容应对 [ cóng róng yìng duì ]

解释 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7不瘟不火 [ bù wēn bù huǒ ]

解释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38不做不休 [ bù zuò bù xiū ]

解释 谓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干到底。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俺如今拚的个不做不休,这就是至诚心为人为彻。”

39不管不顾 [ bù guǎn bù gù ]

解释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40施施而行 [ shī shī ér xíng ]

解释 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出处 《诗经 王风 丘中有麻》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