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用耳朵听的成语

形容用耳朵听的成语


1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解释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2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解释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4耳听八方 [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5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解释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6危言耸听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解释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7倾耳而听 [ qīng ěr ér tīng ]

解释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 《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8移风易俗 [ yí fēng yì sú ]

解释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9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0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11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12闻所未闻 [ wén suǒ wèi wén ]

解释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出处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13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解释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 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14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15言犹在耳 [ yán yóu zài ěr ]

解释 话音还在耳边回响。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16励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释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17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8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19精明强干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解释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20抓耳挠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解释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21耳鬓厮磨 [ ěr bìn sī mó ]

解释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22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解释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3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4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25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26噤若寒蝉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27肥头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解释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28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9闭目塞听 [ bì mù sè tīng ]

解释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30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释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31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32眼观六路 [ yǎn guān liù lù ]

解释 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33所见所闻 [ suǒ jiàn suǒ wén ]

解释 看到的和听到的。

出处 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

34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35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36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7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出处 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38耳聋眼花 [ ěr lóng yǎn huā ]

解释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39耳聋眼瞎 [ ěr lóng yǎn xiā ]

解释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40耸人听闻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出处 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41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42万籁无声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释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 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43听而不闻 [ tīng ér bú wén ]

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4姑妄听之 [ gū wàng tīng zhī ]

解释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45以正视听 [ yǐ zhèng shì tīng ]

解释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46闻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解释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47拭目倾耳 [ shì mù qīng ěr ]

解释 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48目达耳通 [ mù dá ěr tōng ]

解释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49倾耳拭目 [ qīng ěr shì mù ]

解释 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出处 宋·陆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50拱手听命 [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

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处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51方面大耳 [ fāng miàn dà ěr ]

解释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52耳不旁听 [ ěr bù páng tīng ]

解释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53妄言妄听 [ wàng yán wàng tīng ]

解释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54内视反听 [ nèi shì fǎn tīng ]

解释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55逖听远闻 [ tì tīng yuǎn wén ]

解释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唐 姚思廉《梁书 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56不羞当面 [ bù xiū dāng miàn ]

解释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

57悄然无声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解释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58耳听心受 [ ěr tīng xīn shòu ]

解释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59倾耳细听 [ qīng ěr xì tīng ]

解释 侧耳留意而听。

60一无所闻 [ yī wú suǒ wén ]

解释 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61明目达聪 [ míng mù dá cōng ]

解释 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出处 《尚书 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

62逖听遐视 [ tì tīng xiá shì ]

解释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出处 《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63六马仰秣 [ liù mǎ yǎng mò ]

解释 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64杜耳恶闻 [ dù ěr è wén ]

解释 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65眩视惑听 [ xuàn shì huò tīng ]

解释 迷惑人的视听。

出处 章炳麟《*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樊(樊宗师)卢(卢仝)诸子,憙为险怪,以眩视惑听邪?”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