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苛刻的成语

形容很苛刻的成语


1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2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声色俱厉 [ shēng sè jù lì ]

解释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 《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4牵强附会 [ qiān qiǎng fù huì ]

解释 牵:拉;附会: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说成彼此相干。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5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6严于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7严刑峻法 [ yán xíng jùn fǎ ]

解释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8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9正言厉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10求全责备 [ qiú quán zé bèi ]

解释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11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释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12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解释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3冷酷无情 [ lěng kù wú qíng ]

解释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14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解释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15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释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16辞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17正颜厉色 [ zhèng yán lì sè ]

解释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18疾声厉色 [ jí shēng lì sè ]

解释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出处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19水清无鱼 [ shuǐ qīng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20罗织罪名 [ luó zhī zuì míng ]

解释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出处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21词严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22责备求全 [ zé bèi qiú quán ]

解释 犹言求全责备。

出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

23辞严气正 [ cí yán qì zhèng ]

解释 犹言辞严义正。

出处 《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24恶言厉色 [ è yán lì sè ]

解释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25苦药利病 [ kǔ yào lì bìng ]

解释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26绝类离伦 [ jué lèi lí lún ]

解释 绝:超越;类:同类;伦:类。形容超群出众。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城。”

27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解释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28深文罗织 [ shēn wén luó zhī ]

解释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出处 清·汪琬《事略>跋序》:“此皆当国者深文罗织,不足为据。”

29刁钻刻薄 [ diāo zuān kè bó ]

解释 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30问罪之师 [ wèn zuì zhī shī ]

解释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 《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31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32辞严谊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解释 同“辞严义正”。

出处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33深文周内 [ shēn wén zhōu nèi ]

解释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出处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34深文周纳 [ shēn wén zhōu nà ]

解释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35夏日可畏 [ xià rì kě wèi ]

解释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36晨兢夕厉 [ chén jīng xī lì ]

解释 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37奉公正己 [ fèng gōng zhèng jǐ ]

解释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 《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38直言正色 [ zhí yán zhèng sè ]

解释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处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39防意如城 [ fáng yì rú chéng ]

解释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40谨本详始 [ jǐn běn xiáng shǐ ]

解释 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

41摇手触禁 [ yáo shǒu chù jìn ]

解释 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42惨礉少恩 [ cǎn hé shǎo ēn ]

解释 惨礉:惨急,用法严酷;恩:恩情。形容用法严酷,不近人情。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43亟疾苛察 [ jí jí kē chá ]

解释 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44鞭驽策蹇 [ biān nú cè jiǎn ]

解释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 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45行峻言厉 [ xíng jùn yán lì ]

解释 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

出处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46正容亢色 [ zhèng róng kàng sè ]

解释 谓神色严肃。

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47口沸目赤 [ kǒu fèi mù chì ]

解释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48水至清则无鱼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