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巴结别人的成语

形容巴结别人的成语


1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2巴巴结结 [ bā bā jiē jiē ]

解释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出处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3摧眉折腰 [ cuī méi zhé yāo ]

解释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出处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解释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5伏低做小 [ fú dī zuò xiǎo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6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解释 吹嘘奉承。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7谄上欺下 [ chǎn shàng qī xià ]

解释 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 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8阿谀谄媚 [ ē yú chǎn mèi ]

解释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9谄谀取容 [ chǎn yú qǔ róng ]

解释 谄谀:谄媚,阿谀;容:脸色。谄谀巴结有权势的人,以求得他们的欢喜。

出处 《史记 平准书八》:“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10巴巴急急 [ bā bā jí jí ]

解释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出处 《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11阿谀求容 [ ē yú qiú róng ]

解释 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出处 《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12服低做小 [ fú dī zuò xiǎo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节,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尘埃。”

13卑谄足恭 [ bēi chǎn zú gōng ]

解释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14攀龙附凤 [ pān lóng fù fèng ]

解释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15趋炎附势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释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16溜须拍马 [ liū xū pāi mǎ ]

解释 比喻讨好奉承。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17曲意逢迎 [ qū yì féng yíng ]

解释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 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18巧言令色 [ qiǎo yán lìng sè ]

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9崇洋媚外 [ chóng yáng mèi wài ]

解释 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出处 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20胁肩谄笑 [ xié jiān chǎn xiào ]

解释 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胁肩:耸肩;形容恭敬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21急急巴巴 [ jí jí bā bā ]

解释 形容急忙,紧急。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22掇臀捧屁 [ duō tún pěng pì ]

解释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吉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

23附凤攀龙 [ fù fèng pān lóng ]

解释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24谄笑胁肩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

解释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出处 《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25甘言蜜语 [ gān yán mì yǔ ]

解释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出处 《塞上行·百灵庙战后行》:“你们不该听他们的甘言蜜语……更不该受他们的驱使。”

26百般奉承 [ bǎi bān fèng chéng ]

解释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27做小伏低 [ zuò xiǎo fú dī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28蝇集蚁附 [ yíng jí yǐ fù ]

解释 犹蝇营蚁聚。比喻不顾谦耻,趋炎附势,到处钻营。

出处 《明史 阉党传 崔呈秀》:“暮夜乞怜者,莫不缘呈秀以进,蝇集蚁附,其门如市。”

29贫而无谄 [ pín ér wú chǎn ]

解释 谓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30做小服低 [ zuò xiǎo fú dī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甘居人下。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31打勤献趣 [ dǎ qín xiàn qù ]

解释 献:进献。献殷勤。形容阿谀奉承。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是吴国伯噽托生的,惯会打勤献趣。”

32附膻逐腥 [ fù shān zhú xīng ]

解释 膻:羊肉的气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比喻巴结权贵,追逐个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33上交不谄 [ shàng jiāo bù chǎn ]

解释 谄:巴结、奉承。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

出处 《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4鸢肩羔膝 [ yuān jiān gāo xī ]

解释 肩似鸢耸,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态。

出处 明·方孝孺《答俞子严书》:“不复能鸢肩羔膝,卑声诡笑,曲身俯首,称诵人美而求其喜悦。”

35诌上抑下 [ zhōu shàng yì xià ]

解释 谄:讨好,奉承。讨好上司,压制下级。《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出处 《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36攀炎附热 [ pān yán fù rè ]

解释 犹言趋炎附势。

37乔龙画虎 [ qiáo lóng huà hǔ ]

解释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乔龙画虎,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