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喝酒的成语

形容喝酒的成语


1醉生梦死 [ zuì shēng mèng sǐ ]

解释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出处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2觥筹交错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解释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酩酊大醉 [ mǐng dǐng dà zuì ]

解释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4烂醉如泥 [ làn zuì rú ní ]

解释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下 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 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5好酒贪杯 [ hào jiǔ tān bēi ]

解释 指喜欢喝酒。

出处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6酒酣耳热 [ jiǔ hān ěr rè ]

解释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7对酒当歌 [ duì jiǔ dāng gē ]

解释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8酒醉饭饱 [ jiǔ zuì fàn bǎo ]

解释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出处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9杯酒解怨 [ bēi jiǔ jiě yuàn ]

解释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出处 《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10不胜杯杓 [ bù shèng bēi sháo ]

解释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11酒入舌出 [ jiǔ rù shé chū ]

解释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12如醉如梦 [ rú zuì rú mèng ]

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13饭囊酒瓮 [ fàn náng jiǔ wèng ]

解释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 宋·王禹偁《詶安祕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14杯酒言欢 [ bēi jiǔ yán huān ]

解释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15酒足饭饱 [ jiǔ zú fàn bǎo ]

解释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16拔辖投井 [ bá xiá tóu jǐng ]

解释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出处 《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17猜拳行令 [ cāi quán xíng lìng ]

解释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18持螯把酒 [ chí áo bǎ jiǔ ]

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19酌金馔玉 [ zhuó jīn zhuàn yù ]

解释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出处 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

20一觞一咏 [ yī shāng yī yǒng ]

解释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1樽酒论文 [ zūn jiǔ lùn wén ]

解释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22杯觥交错 [ bēi gōng jiāo cuò ]

解释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23猜枚行令 [ cāi méi xíng lìng ]

解释 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出处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

24把酒持螯 [ bǎ jiǔ chí áo ]

解释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出处 语出《晋书 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25闭门酣歌 [ bì mén hān gē ]

解释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26不胜桮杓 [ bù shèng qí sháo ]

解释 桮杓: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27范张鸡黍 [ fàn zhāng jī shǔ ]

解释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出处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8酗酒滋事 [ xù jiǔ zī shì ]

解释 喝醉酒寻衅生事者。

29饭囊酒甕 [ fàn náng jiǔ wèng ]

解释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甕也。”

30酒有别肠 [ jiǔ yǒu bié cháng ]

解释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31放歌纵酒 [ fàng gē zòng jiǔ ]

解释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出处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2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释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33糊里糊涂 [ hú lǐ hú tú ]

解释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34相见恨晚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解释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35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解释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36一帆风顺 [ yī fán fēng shùn ]

解释 船满帆;一路顺风行驶。比喻境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挫折。

出处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37通宵达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释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38莫逆之交 [ mò nì zhī jiāo ]

解释 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9明知故犯 [ míng zhī gù fàn ]

解释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40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41花天酒地 [ huā tiān jiǔ dì ]

解释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42步履蹒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释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 宋 龚熙正《释常谈 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43开怀畅饮 [ kāi huán chàng yǐn ]

解释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们安排酒肴,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开怀畅饮。”

44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45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释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出处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46前仰后合 [ qián yǎng hòu hé ]

解释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47秉烛夜游 [ bǐng zhú yè yóu ]

解释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48酒肉朋友 [ jiǔ ròu péng yǒu ]

解释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欢乐;而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49昏昏沉沉 [ hūn hūn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50不省人事 [ bù xǐng rén shì ]

解释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出处 《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51大酒大肉 [ dà jiǔ dà ròu ]

解释 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一有钱钞在手,三兄四弟,终日大酒大肉同吃。”

52醇酒美人 [ chún jiǔ měi rén ]

解释 指酒色。

出处 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学信陵君。”

53酒色之徒 [ jiǔ sè zhī tú ]

解释 嗜酒好色的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54闭门不出 [ bì mén bù chū ]

解释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55酒地花天 [ jiǔ dì huā tiān ]

解释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56诗朋酒友 [ shī péng jiǔ yǒu ]

解释 作诗饮酒的朋友。

出处 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57痛饮黄龙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

解释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出处 《宋史 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58无思无虑 [ wú sī wú lǜ ]

解释 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59茶余酒后 [ chá yú jiǔ hòu ]

解释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60酒色财气 [ jiǔ sè cái qì ]

解释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61醉眼朦胧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解释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 宋·苏轼《杜介送鱼》:“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62酒后失言 [ jiǔ hòu shī yán ]

解释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63浅斟低唱 [ qiǎn zhēn dī chàng ]

解释 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 宋 陶穀《清异录 释族》:“李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

64乞浆得酒 [ qǐ jiāng dé jiǔ ]

解释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65山公倒载 [ shān gōng dǎo zǎi ]

解释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出处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66杯盘狼籍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释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 见“杯盘狼藉”。

67恶醉强酒 [ wù zuì qiǎng jiǔ ]

解释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68自由散漫 [ zì yóu sǎn màn ]

解释 不受限制和约束,不守纪律。

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69醉玉颓山 [ zuì yù tuí shān ]

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70千秋万古 [ qiān qiū wàn gǔ ]

解释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出处 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71仗气使酒 [ zhàng qì shǐ jiǔ ]

解释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出处 《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72如醉初醒 [ rú zuì chū xǐng ]

解释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73狂歌痛饮 [ kuáng gē tòng yǐn ]

解释 狂:越出常度;痛:痛快,尽情。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出处 金·元好问《摸鱼儿》:“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74饭坑酒囊 [ fàn kēng jiǔ náng ]

解释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75低唱浅斟 [ dì chàng qiǎn zhēn ]

解释 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 宋 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76酒后无德 [ jiǔ hòu wú dé ]

解释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出处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

77耳热眼花 [ ěr rè yǎn huā ]

解释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78杯觥交杂 [ bēi gōng jiāo zá ]

解释 觥:酒器;交:交织。形容酒宴中相互频频举杯畅饮的热烈气氛。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满坐芳香,馥馥袭人,宾主酬酢,杯觥交杂。”

79枕麹藉糟 [ zhěn qū jiè zāo ]

解释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80醉舞狂歌 [ zuì wǔ kuáng gē ]

解释 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出处 宋·范成大《玉楼春》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81低唱浅酌 [ dì chàng qiǎn zhuó ]

解释 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酌,莫待他花残月缺。”

82餔糟啜漓 [ bǔ zāo chuò lí ]

解释 见“餔糟歠醨”。

出处 宋·苏轼《超然台记》:“餔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83餔糟啜醨 [ tān zāo chuò fǎ ]

解释 见“餔糟歠醨”。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84浪酒闲茶 [ làng jiǔ xián chá ]

解释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闲茶,卧柳眠花,半世禁害杀,自矜自夸。”

85餔糟歠醨 [ bū zāo chuò lí ]

解释 ①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②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③比喻文字优美,令人陶醉。

出处 语出《楚辞 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文选》酾作“醨”。吕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洪兴祖补注:“醨,薄酒也。”

86传杯递盏 [ chuán bēi dì zhǎn ]

解释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借指饮酒作乐。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自己却藏好了书札批文,与张、罗二人传杯递盏,畅饮舒怀。”

87哺糟啜醨 [ bǔ zāo chuò fǎ ]

解释 见“哺糟歠醨”。

出处 汉·王延寿《王孙赋》:“同甘苦于人类,好哺糟而啜醨。”

88酒酣耳熟 [ jiǔ hān ěr shú ]

解释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89斗酒双柑 [ dòu jiǔ shuāng gān ]

解释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

90醉酒饱德 [ zuì jiǔ bǎo dé ]

解释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出处 《诗经 大雅 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91酒食征逐 [ jiǔ shí zhēng zhú ]

解释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92杯酒戈矛 [ bēi jiǔ gē máo ]

解释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出处 《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93枕曲藉糟 [ zhěn qū jiè zāo ]

解释 枕着酒,垫着酒糟。指嗜酒,醉酒。

出处 《晋书 刘伶传》:“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94浮白载笔 [ fú bái zǎi bǐ ]

解释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95策勋饮至 [ cè xūn yǐn zhì ]

解释 策勋: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饮至:指诸侯朝、会、盟、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庆功祝捷。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96以酒解酲 [ yǐ jiǔ jiě chéng ]

解释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97饮至策勋 [ yǐn zhì cè xūn ]

解释 饮至:古代诸侯朝、会、盟、伐后去宗庙饮酒;策勋:计功。指庆功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