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带头的成语

形容带头的成语


1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2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3身先士众 [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

解释 见“身先士卒”。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4躬先士卒 [ gōng xiān shì zú ]

解释 犹身先士卒。

出处 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5请自隗始 [ qǐng zì wěi shǐ ]

解释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6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解释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一衣带水 [ yī yī dài shuǐ ]

解释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出处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8头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释 打破了头;血流出来了。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惨遭失败时的狼狈相。

出处 唐 吕道生《定命录 桓臣范》:“其如果偷两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与夫相打头破血流。”

9晕头转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释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10人财两空 [ rén cái liǎng kōng ]

解释 空:失去;没有。人和财物都遭到了损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11空头支票 [ kōng tóu zhī piào ]

解释 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

出处 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12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13人尽其才 [ rén jìn qí cái ]

解释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14浪子回头 [ làng zǐ huí tóu ]

解释 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

出处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15一门心思 [ yī mén xīn sī ]

解释 一心一意。

出处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16崭露头角 [ zhǎn lù tóu jiǎo ]

解释 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17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18白头到老 [ bái tóu dào lǎo ]

解释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19有头有脸 [ yǒu tóu yǒu liǎn ]

解释 有面子;头面人物。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20有头有尾 [ yǒu tóu yǒu wěi ]

解释 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21街头巷尾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解释 指大街小巷。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22白头相守 [ bái tóu xiāng shǒu ]

解释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23人喊马嘶 [ rén hǎn mǎ sī ]

解释 嘶:马叫。人人在呐喊;马在嘶叫。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24傻头傻脑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释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25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释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26十字路头 [ shí zì lù tóu ]

解释 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

27磕头礼拜 [ kē tóu lǐ bài ]

解释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出处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只望着大安州磕头礼拜。”

28人中龙虎 [ rén zhōng lóng hǔ ]

解释 比喻人中豪杰。

出处 《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29人来客往 [ rén lái kè wǎng ]

解释 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闲两日,又得分拨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来客往,道乏辞行,转眼间早已假期将满。”

30昂头天外 [ áng tóu tiān wài ]

解释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31兜头盖脸 [ dōu tóu gài liǎn ]

解释 正对着头和脸。

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还拿起擀面杖,兜头盖脸一顿打。”

32头痒搔跟 [ tóu yǎng sāo gēn ]

解释 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出处 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33伸头探脑 [ shēn tóu tàn nǎo ]

解释 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34一言一行 [ yī yán yī xíng ]

解释 每句话,每个行动。

出处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35匹马当先 [ pǐ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出处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横宇宙三军丧,匹马当先战百合。”

36乌头马角 [ wū tóu mǎ jiǎo ]

解释 同“乌白马角”。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37人怨神怒 [ rén yuàn shén nù ]

解释 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 《晋书 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38一身两头 [ yī shēn liǎng tóu ]

解释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出处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39源头活水 [ yuán tóu huó shuǐ ]

解释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 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40人非物是 [ rén fēi wù shì ]

解释 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41头会箕敛 [ tóu kuài jī liǎn ]

解释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42科头箕踞 [ kē tóu jī jù ]

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出处 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43乱头粗服 [ luàn tóu cū fú ]

解释 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出处 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44撞头搕脑 [ zhuàng tóu xiàn nǎo ]

解释 犹言到处碰壁。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搕脑。”

45正身率下 [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

解释 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46敢勇当先 [ gǎn yǒng dāng xiān ]

解释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和鏄诸敢勇当先,岂有今日。”

47人生朝露 [ rén shēng cháo lù ]

解释 形容人生短暂

48抗颜为师 [ kàng yán wéi shī ]

解释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49人亡邦瘁 [ rén wáng bāng cuì ]

解释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出处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