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坚固的成语

形容坚固的成语


1根深叶茂 [ gēn shēn yè mào ]

解释 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发达。

出处 唐 张说《起义堂颂》:“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2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3牢不可破 [ láo bù kě pò ]

解释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4无坚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解释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能摧毁。

出处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5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6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7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8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9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解释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10稳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11金石之交 [ jīn shí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比喻友情坚贞不渝。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

12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13磐石之固 [ pán shí zhī gù ]

解释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14森严壁垒 [ sēn yán bì lěi ]

解释 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出处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15坚如盘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盘石: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16根牢蒂固 [ gēn láo dì gù ]

解释 根基牢固。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17盘石之固 [ pán shí zhī gù ]

解释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晋书·陆机传》:“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18根结盘固 [ gēn jié pán gù ]

解释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19根株结盘 [ gēn zhū jié pán ]

解释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 《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20心如坚石 [ xīn rú jiān shí ]

解释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21强弓硬弩 [ qiáng gōng yìng nǔ ]

解释 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22安如太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见“安如泰山”。

出处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23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24根深枝茂 [ gēn shēn zhī mào ]

解释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同“根深叶茂”。

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汉 刘安《屏风赋》:“根深枝茂,号曰乔木。”

25乘坚驱良 [ chéng jiān qū liáng ]

解释 坚:坚固的车子;良:好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出处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26成城断金 [ 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

解释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7乘坚策肥 [ chéng jiān cè féi ]

解释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28梧桐断角 [ wú tóng duàn jiǎo ]

解释 谓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喻柔能胜刚。

29石赤不夺 [ shí chì bù duó ]

解释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 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30金石之坚 [ jīn shí zhī jiān ]

解释 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出处 汉 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31犀舟径楫 [ xī zhōu jìng jí ]

解释 犀:坚固;楫:船桨。坚固的船,坚硬的桨。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虽有犀舟径楫,犹人涉卬否,有须是也。”

32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33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4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解释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5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释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36天下大乱 [ tiān xià dà luàn ]

解释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出处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37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38一触即溃 [ yī chù jí kuì ]

解释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39锐不可当 [ ruì bù kě dāng ]

解释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40首鼠两端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解释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41坚壁清野 [ jiān bì qīng yě ]

解释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

42一动不动 [ yī dòng bù dòng ]

解释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43心如铁石 [ xīn rú tiě shí ]

解释 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44巍然不动 [ wēi rán bù dòng ]

解释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45团结一致 [ tuán jié yī zhì ]

解释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46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47嵬然不动 [ wéi rán bù dòng ]

解释 嵬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48高城深池 [ gāo chéng shēn chí ]

解释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49坚甲利兵 [ jiān jiǎ lì bīng ]

解释 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

出处 墨翟《墨子 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50金兰之交 [ jīn lán zhī jiāo ]

解释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出处 《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51强弓劲弩 [ qiáng gōng jìn nǔ ]

解释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52安于磐石 [ ān y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 战国 赵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53铁壁铜墙 [ tiě bì tóng qiáng ]

解释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54石城汤池 [ shí chéng tāng shi ]

解释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出处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55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解释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56二人同心 [ èr rén tóng xīn ]

解释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7长驱深入 [ cháng qū shēn rù ]

解释 犹言长驱直入。

出处 《隋书 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58深壁固垒 [ shēn bì gù lěi ]

解释 犹深沟高垒。

出处 《晋书·蔡豹传》:“宜顿兵所在,深壁固垒,至秋不了,乃进大军。”

59深沟坚垒 [ shēn gōu jiān lěi ]

解释 沟:壕沟;垒:军营外的堡寨。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咸丰8年7月21日》:“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60深沟坚壁 [ shēn gōu jiān bì ]

解释 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晋书·王鉴传》:“要害之地,勒劲卒以保之,深沟坚壁,按精甲而守之。”

61深沟壁垒 [ shēn gōu bì lěi ]

解释 犹深沟高垒。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黑京布传》:“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

62深沟高垒 [ shēn gōu gāo lěi ]

解释 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下》:“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63深沟高壁 [ shēn gōu gāo bì ]

解释 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深沟高壁坚营,勿与战。”

64铜壁铁墙 [ tóng bì tiě qiáng ]

解释 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65铜城铁壁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解释 见“铜墙铁壁”。

出处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66铁打铜铸 [ tiě dǎ tóng zhù ]

解释 铁打成的,用铜浇铸的。形容非常坚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请老兄放心,并非愚弟酒后乱吹,敝寨确是像铁打铜铸的一般。”

67钢打铁铸 [ gāng dǎ tiě zhù ]

解释 铸:铸造。形容物体坚固或人性格刚毅。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法秀圆通禅师》:“任是纯钢打就生铁铸成,也须额头汗出。”

68高垒深堑 [ gāo lěi shēn qiàn ]

解释 垒:军营四周的堡寨;堑:壕沟。高高的堡垒,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

69奋不顾命 [ fèn bù gù mìng ]

解释 犹奋不顾身。

出处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70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71高城深堑 [ gāo chéng shēn qiàn ]

解释 堑:壕沟。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汉·荀悦《汉纪·孝文帝纪》:“令室家田作具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其外复为一城。”

72唯利是视 [ wéi lì shì shì ]

解释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73并为一谈 [ bìng wéi yī tán ]

解释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74高垒深沟 [ gāo lěi shēn gōu ]

解释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出处 《孙子 虚实》:“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75易于反掌 [ yì yú fǎn zhǎng ]

解释 犹易如反掌。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76靡坚不摧 [ mí jiān bù cuī ]

解释 谓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出处 郑藻如《危言>序》:“陶斋之书之切直,洞中夫时局之隐微,斯不啻李将军射虎之矢,靡坚不摧。”

77根深蒂结 [ gēn shēn dì jié ]

解释 犹根深蒂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某流落江湖二十年,兄弟异立,未能成家,重以场屋蹉跌,遂失身于介馆马慧,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

78根结盘据 [ gēn jié pán jù ]

解释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盘”。

出处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有如贼因江淮之资,兵广而财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虽终歼灭,其旷日持久必矣。”

79被坚执锐 [ pī jiān zhí ruì ]

解释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80牢不可拔 [ láo bù kě bá ]

解释 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出处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81根深固本 [ gēn shēn gù běn ]

解释 固:坚守。指根茎深厚牢固。

出处 《晋书·伏滔传》:“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根深固本,传之百世。”

82根深本固 [ gēn shēn běn gù ]

解释 指根基深厚牢固。

出处 《淮南子 泰族训》:“不大其栋,不能任重。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

83铁桶江山 [ tiě tǒng jiāng shān ]

解释 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出处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84负坚执锐 [ fù jiān zhí ruì ]

解释 负:以背载物;坚: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君等久负坚执锐,卫驾远征。”

85沟深垒高 [ gōu shēn lěi gāo ]

解释 沟:壕沟;垒:堡垒。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兮》:“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86铜山铁壁 [ tóng shān tiě bì ]

解释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出处 《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87婴城固守 [ yīng chéng gù shǒu ]

解释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出处 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

88官法如炉 [ guān fǎ rú lú ]

解释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89被甲执锐 [ pī jiǎ zhí ruì ]

解释 被:通“披”,穿戴;甲:铠甲;执:拿着;锐:兵器。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出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已而之细柳军,军吏被甲执锐,榖弓弩持满。”

90冲坚毁锐 [ chōng jiān huǐ ruì ]

解释 冲破敌人坚固的营垒,摧毁敌人精锐的部队。形容军队锐不可当。也形容攻克难关。

出处 《孙膑兵法 威王问》:“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

91甲坚兵利 [ jiá jiān bīng lì ]

解释 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出处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92无坚不陷 [ wú jiān bù xiàn ]

解释 见“无坚不摧”。

出处 三国·魏·曹操《表称乐进于禁张辽》:“每临战攻,常为率督,奋强突围,无坚不陷。”

93深沟固垒 [ shēn gōu gù lěi ]

解释 犹深沟高垒。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我兵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

94众心成城 [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

解释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95系马埋轮 [ xì mǎ mái lún ]

解释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出处 语出《孙子 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96铜围铁马 [ tóng wéi tiě mǎ ]

解释 比喻坚固的阵势。

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97扞格不入 [ hàn gé bù rù ]

解释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98众心如城 [ zhòng xīn rú chéng ]

解释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99车攻马同 [ chē gōng mǎ tóng ]

解释 攻:坚固精致;同:齐聚。战车坚固,战马整齐。形容军容极盛。

出处 《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