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女子害羞脸红的成语

形容女子害羞脸红的成语


1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2惺惺作态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解释 形容假模假样的故作姿态。形容虚情假意的样子。惺惺:虚伪的样子。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3手足无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释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4脸红耳赤 [ liǎ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出处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5羞人答答 [ xiū rén dā dā ]

解释 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6脸红耳热 [ liǎn hóng ěr rè ]

解释 见“脸红耳赤”。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7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解释 见“面红耳赤”。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8面红面绿 [ miàn hóng miàn lǜ ]

解释 见“面红面赤”。

出处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9低眉垂眼 [ dī méi chuí yǎn ]

解释 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出处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10烟视媚行 [ yān shì mèi xíng ]

解释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 《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11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12心惊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释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13千呼万唤 [ qiān hū wàn huàn ]

解释 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4羞羞答答 [ xiū xiū dā dā ]

解释 答答:羞愧的样子。形容难为情,不好意思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羞答答的,怎生去!”

15忸怩不安 [ niǔ ní bù ān ]

解释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出处 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16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解释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17鼻青脸肿 [ bí qīng liǎn zhǒng ]

解释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18大大方方 [ dà dà fāng fāng ]

解释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19忸忸怩怩 [ niǔ niǔ ní ní ]

解释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出处 《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

20脸红筋暴 [ liǎn hóng jīn bào ]

解释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21脸红筋涨 [ liǎn hóng jīn zhǎng ]

解释 见“脸红筋暴”。

22愁颜赧色 [ chóu yán nǎn sè ]

解释 赧:羞惭脸红。面带愁容和愧色。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0回:“宋江、卢俊义出内,卸了公服檏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23赧颜汗下 [ nǎn yán hàn xià ]

解释 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之过情,令人赧颜汗下。”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