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早上太阳升起的成语

形容早上太阳升起的成语


1旭日东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释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出处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2如日中天 [ rú rì zhōng tiān ]

解释 如同太阳运行到太空正当中。

出处 清 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3蒸蒸日上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解释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4喷薄欲出 [ pēn bó yù chū ]

解释 喷薄:气势旺盛;喷涌而出的样子;欲:将要。原形容水流喷涌的样子。后形容太阳将升上地平线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一轮朝日。”

5如日方升 [ rú rì fāng shēng ]

解释 方:刚刚。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6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7旭日初升 [ xù rì chū shēng ]

解释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出处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8霞光万道 [ xiá guāng wàn dào ]

解释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9日出三竿 [ rì chū sān gān ]

解释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10日升月恒 [ rì shēng yuè héng ]

解释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11日高三丈 [ rì gāo sān zhàng ]

解释 犹日上三竿。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12方兴未艾 [ fāng xīng wèi ài ]

解释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事物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13风和日丽 [ fēng hé rì lì ]

解释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14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释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15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16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17拨云见日 [ bō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18光芒万丈 [ guāng máng wàn zhàng ]

解释 形容光辉灿烂;照耀非常远。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9红日三竿 [ hóng rì sān gān ]

解释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20日落西山 [ rì luò xī shān ]

解释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 《上唐书 音乐志》:“'栖鸟夜飞',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21日出不穷 [ rì chū bù qióng ]

解释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出处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而新书新报日出不穷者,无愚智皆读之。”

22腾空而起 [ téng kōng ér qǐ ]

解释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23云开日出 [ yún kāi rì chū ]

解释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24日已三竿 [ rì yǐ sān gān ]

解释 同“日上三竿”。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25东曦既驾 [ dōng xī jì jià ]

解释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26晨光熹微 [ chén guāng xī wēi ]

解释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