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有魄力的成语

形容很有魄力的成语


1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2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释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3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出处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4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解释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5神通广大 [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解释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6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7勇冠三军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解释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8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释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9卧虎藏龙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释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10小手小脚 [ xiǎo shǒu xiǎo jiǎo ]

解释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出处 峻青《海啸》第四章:“你喝起酒来,却小手小脚的。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称吧!”

11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解释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12旋乾转坤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 ]

解释 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出处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13旋转乾坤 [ xuán zhuǎn qián kūn ]

解释 把天地转动过来。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乾、坤:古代八卦名称;分别代表天地。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14有勇有谋 [ yǒu yǒng yǒu móu ]

解释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15旋干转坤 [ xuán qián zhuǎn kūn ]

解释 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出处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干转坤。”

16有胆有识 [ yǒu dǎn yǒu shí ]

解释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17敢作敢当 [ gǎn zuò gǎn dāng ]

解释 敢:有胆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5回:“敢作敢当,才是英雄好汉。”

18气冲霄汉 [ qì chōng xiāo hàn ]

解释 气:指精神;勇气;霄汉: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现也形容无畏的革命精神。

出处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19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解释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20气逾霄汉 [ qì yú xiāo hàn ]

解释 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出处 《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21勇猛果敢 [ yǒng měng guǒ gǎn ]

解释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 《汉书 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22踔绝之能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解释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出处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23艺高人胆大 [ yì gāo rén dǎn dà ]

解释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24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25独当一面 [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26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解释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27斩钉截铁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解释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28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29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释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30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31三头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解释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32毅然决然 [ yì rán jué rán ]

解释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形容意志坚强果断。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33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解释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34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35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释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36剑胆琴心 [ jiàn dǎn qín xīn ]

解释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37应机立断 [ yī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出处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38气贯长虹 [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解释 气:气概;精神。形容气势壮盛;简直可以贯穿长虹。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于维巨卿,气贯虹霓,义高云汉。”

39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40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解释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41壮士断腕 [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

解释 见“壮士解腕”。

出处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42雷动风行 [ léi dòng fēng xíng ]

解释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43逢机立断 [ fé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犹言当机立断。

出处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44快刀斩麻 [ kuài dāo zhǎn má ]

解释 见“快刀斩乱麻”。

出处 茅盾《腐蚀·11月6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45雷令风行 [ léi lìng fēng xíng ]

解释 犹言雷厉风行。

出处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孝女》:“雷令风行,极一时之盛。”

46截铁斩钉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解释 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出处 《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47风行雷厉 [ fēng xíng léi lì ]

解释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48计不旋踵 [ jì bù xuán zhǒng ]

解释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49议不反顾 [ yì bù fǎn gù ]

解释 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

出处 《文选 司马相如》:“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

50旋转干坤 [ xuán zhuǎn gàn kūn ]

解释 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

51快刀斩乱麻 [ kuài dāo zhǎn luàn má ]

解释 快:锋利。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出处 《北齐书 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