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恶人先告状的成语

形容人恶人先告状的成语


1贼喊捉贼 [ zéi hǎn zhuō zéi ]

解释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出处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2倒打一耙 [ dào dǎ yī pá ]

解释 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反咬对方一口。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3喊冤叫屈 [ hǎn yuān jiào qū ]

解释 为遭到的冤屈而喊叫。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金桂将桌椅杯盏尽行打翻,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哪里理会他?”

4申冤吐气 [ shēn yuān tǔ qì ]

解释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5恶人先告状 [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

解释 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出处 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6颠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解释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7先发制人 [ xiān fā zhì rén ]

解释 发:开始行动;制:制服。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8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9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10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11混淆视听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解释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12屈打成招 [ qū dǎ chéng zhāo ]

解释 用严刑拷打;逼使无辜的人被迫认罪。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13以退为进 [ yǐ tuì wéi jìn ]

解释 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用退让作为手段求得前进。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14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解释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5遮人耳目 [ zhē rén ěr mù ]

解释 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

16负屈含冤 [ fù qū hán yuān ]

解释 负:背着;屈:委屈;含:放在嘴里;比喻忍受;冤:冤枉。蒙受委屈;忍受冤枉;得不到昭雪。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我见父亲负曲含冤,都因我的婚姻而起,我从那日便打了个终身守志永远不出闺门的主意。”

17狗急跳墙 [ gǒu jí tiào qiáng ]

解释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18含冤负屈 [ hán yuān fù qū ]

解释 负:背着;屈:委屈。指蒙受冤枉、委曲。

出处 元 高文秀《黑旋风》:“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

19弃本逐末 [ qì běn zhú mò ]

解释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20反咬一口 [ fǎn yǎo yī kǒu ]

解释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21先我着鞭 [ xiān wǒ zhuó biān ]

解释 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出处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22贞节牌坊 [ zhēn jié pái fāng ]

解释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监门口也盖不得那贞节牌坊。”

23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24周而不比 [ zhōu ér bù bǐ ]

解释 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5冤天屈地 [ yuān tiān qū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26陨雹飞霜 [ yǔn báo fēi shuāng ]

解释 指遭受冤枉和诬陷。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