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全部消灭的成语

形容全部消灭的成语


1全军覆灭 [ quán jūn fù miè ]

解释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2赶尽杀绝 [ gǎn jìn shā jué ]

解释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3聚而歼之 [ jù ér jiān zhī ]

解释 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4斩草除根 [ zhǎn cǎo chú gēn ]

解释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5步步为营 [ bù bù wéi yíng ]

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6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释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7全军覆没 [ quán jūn fù mò ]

解释 覆没:船翻沉。整个军队被消灭。比喻遭到彻底失败。

出处 《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8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释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9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释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10浸微浸灭 [ jìn wēi jìn miè ]

解释 浸:渐渐;微:衰败;灭:消灭。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

11孤儿寡妇 [ gū ér guǎ fù ]

解释 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龟传》:“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尸,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城空,野无青草。”

12烟消火灭 [ yān xiāo huǒ miè ]

解释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13各个击破 [ gè gè jī pò ]

解释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出处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

14浸明浸昌 [ jìn míng jìn chāng ]

解释 浸:渐渐;明:显明;昌:兴盛,繁荣。逐渐明显至于昌盛。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