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片金黄的成语

形容一片金黄的成语


1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2金光闪闪 [ jīn guāng shǎn shǎn ]

解释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3金风送爽 [ jīn fēng sòng shuǎng ]

解释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 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4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释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5光彩夺目 [ guāng cǎi duó mù ]

解释 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6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解释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7纸醉金迷 [ zhǐ zuì jīn mí ]

解释 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

出处 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8金枝玉叶 [ jīn zhī yù yè ]

解释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出处 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9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0金石为开 [ jīn shí wèi kāi ]

解释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11金蝉脱壳 [ jīn chán tuō qiào ]

解释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出处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12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13石沉大海 [ shí chén dà hǎi ]

解释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14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15金榜题名 [ jīn bǎng tí míng ]

解释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16金屋藏娇 [ jīn wū cáng jiāo ]

解释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17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解释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8黯然无光 [ àn rán wú guāng ]

解释 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昏暗不明亮。

出处 秦牧《哲人 小孩》:“因为思想水平低下,作品也就难免黯然无光。”

19光辉灿烂 [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20目迷五色 [ mù mí wǔ sè ]

解释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21童男童女 [ tóng nán tóng nǚ ]

解释 未婚的少男少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22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解释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3高官显爵 [ gāo guān xiǎn jué ]

解释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24切中要害 [ qiē zhōng yào hài ]

解释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 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25金字招牌 [ jīn zì zhāo pái ]

解释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26金石之交 [ jīn shí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比喻友情坚贞不渝。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

27金科玉律 [ jīn kē yù lǜ ]

解释 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出处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

28金童玉女 [ jīn tóng yù nǚ ]

解释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出处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29金瓯无缺 [ jīn ōu wú quē ]

解释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出处 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黔游日记》:“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30坚贞不渝 [ jiān zhēn bù yú ]

解释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31威武雄壮 [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

解释 威力强大,壮盛有气势。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32贫穷潦倒 [ pín qióng liáo dǎo ]

解释 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

33金刚眼睛 [ jīn gāng yǎn jīng ]

解释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34金石交情 [ jīn shí jiāo qíng ]

解释 见“金石之交”。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到既渝盟》:“丝萝契合原非强,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35金石至交 [ jīn shí zhì jiāo ]

解释 见“金石之交”。

出处 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

36金镶玉裹 [ jīn xiāng yù guǒ ]

解释 喻荣华的生活。

出处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37光彩耀目 [ guāng cǎi yào mù ]

解释 光采鲜明,视之耀眼。

出处 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阿稚》:“待女六七人扶阿稚,红巾覆面,锦衣绣裳,一涌而入。妆奁随之以进,光彩耀目,填塞草堂。”

38千金市骨 [ qiān jīn shì gǔ ]

解释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 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39金人三缄 [ jīn rén sān jiān ]

解释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40金迷纸醉 [ jīn mí zhǐ zuì ]

解释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

出处 宋 陶穀《清异录 金迷纸醉》:“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41金口玉牙 [ jīn kǒu yù yá ]

解释 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出处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42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43金石良言 [ jīn shí liáng yán ]

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出处 《白雪遗音 马头调 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

44愁红怨绿 [ chóu hóng yuàn lǜ ]

解释 见“愁红惨绿”。

出处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45橙黄桔绿 [ chéng huáng jú lǜ ]

解释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 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46玉质金相 [ yù zhì jīn xiàng ]

解释 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47辉煌金碧 [ huī huáng jīn bì ]

解释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两面的房屋,都是画栋雕梁,辉煌金碧。”

48金印紫绶 [ jīn yìn zǐ shòu ]

解释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49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解释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50金屋之选 [ jīn wū zhī xuǎn ]

解释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51金戈铁甲 [ jīn gē tiě jiǎ ]

解释 同“金戈铁马”。

出处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52金戈铁骑 [ jīn gē tiě qí ]

解释 见“金戈铁马”。

出处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53金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54金石之言 [ jīn shí zhī yán ]

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55金石可开 [ jīn shí kě kāi ]

解释 见“金石为开”。

出处 沙汀《范老老师》:“他更是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

56金碧辉映 [ jīn bì huī yìng ]

解释 同“金碧辉煌”。

出处 明·谢肇淛《滇略》卷四“点苍、鸡足、大鼎之间,缁徒云集,搭桂兰若,金碧辉映相若。”

57金针见血 [ jīn zhēn jiàn xuè ]

解释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出处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58金镳玉络 [ jīn biāo yù luò ]

解释 见“金镳玉辔”。

出处 《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

59铁马金戈 [ tiě mǎ jīn gē ]

解释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出处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60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61金貂换酒 [ jīn diāo huàn jiǔ ]

解释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出处 《晋书 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62金针度人 [ jīn zhēn dù rén ]

解释 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出处 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63波光粼粼 [ bō guāng lín lín ]

解释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 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64金口御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解释 同“金口玉音”。

出处 聂绀弩《独夫之最后》:“一个大人物,真像金口御言,有鬼神相助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65金口玉音 [ jīn kǒu yù yīn ]

解释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出处 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66金波玉液 [ jīn bō yù yè ]

解释 比喻美酒。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67金相玉式 [ jīn xiāng yù shì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68金石不渝 [ jīn shí bù yú ]

解释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出处 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享爵禄之崇高,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69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释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70金刚努目 [ jīn gāng nǔ mù ]

解释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71金台市骏 [ jīn tái shì jùn ]

解释 犹言千金市骨。谓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出处 语出《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72金声玉振 [ jīn shēng yù zhèn ]

解释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73金声玉服 [ jīn shēng yù fú ]

解释 见“金声玉色”。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74金声玉色 [ jīn shēng yù sè ]

解释 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出处 《尚书大传》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75金尽裘敝 [ jīn jìn qiú bì ]

解释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76金屋贮娇 [ jīn wū zhù jiāo ]

解释 金屋:华丽的房屋;娇:阿娇,汉武帝刘彻姑母的长女,借指美丽的女子。指娶妻或纳妾。

出处 东汉 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77金断觿决 [ jīn duàn lín jué ]

解释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出处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叔则不以此时金断觿决,示斗极于中流,而又奚待与?”

78金浆玉液 [ jīn jiāng yù yè ]

解释 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出处 唐 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79金浆玉醴 [ jīn jiāng yù lǐ ]

解释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80金瓶落井 [ jīn píng luò jǐng ]

解释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出处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81金相玉映 [ jīn xiāng yù yìng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82金相玉质 [ jīn xiàng yù zhì ]

解释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83金碧荧煌 [ jīn bì yíng huáng ]

解释 同“金碧辉煌”。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兖王假山成,请宫僚观之,姚坦熟视曰:‘此血山耳。’开宝塔成,田锡上疏曰:‘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84金科玉条 [ jīn kē yù tiáo ]

解释 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出处 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85金章紫绶 [ jīn zhāng zǐ shòu ]

解释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出处 《晋书 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

86金貂贳酒 [ jīn diāo shì jiǔ ]

解释 见“金貂换酒”。

出处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87金镳玉辔 [ jīn biāo yù pèi ]

解释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出处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88玉律金科 [ yù lǜ jīn kē ]

解释 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出处 汉 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89金丹换骨 [ jīn dān huàn gǔ ]

解释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出处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90金光盖地 [ jīn guāng gài dì ]

解释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91金友玉昆 [ jīn yǒu yù kūn ]

解释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出处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92金屋娇娘 [ jīn wū jiāo niáng ]

解释 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出处 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

93金相玉振 [ jīn xiāng yù zhèn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94金科玉臬 [ jīn kē yù niè ]

解释 同“金科玉律”。

出处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种各料虽互相差异,却又互相调和,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变异中之一律’了。”

95金貂取酒 [ jīn diāo qǔ jiǔ ]

解释 见“金貂换酒”。

出处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96金辉玉洁 [ jīn huī yù jié ]

解释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97金钗细合 [ jīn chāi xì hé ]

解释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

98金闺玉堂 [ jīn guī yù táng ]

解释 指朝廷官宦。

99金谷酒数 [ jīn gǔ jiǔ shù ]

解释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出处 晋 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