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规范的成语

形容非常规范的成语


1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解释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2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解释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4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释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5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释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出处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6井井有序 [ jǐng jǐng yǒu xù ]

解释 有条理,有秩序。

出处 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一切都是井井有序,和往常一样。”

7动静有法 [ dòng jìng yǒu fǎ ]

解释 动:行动;静:静处;法: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指行动合乎规范。

出处 《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8礼顺人情 [ lǐ shùn rén qíng ]

解释 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9纲常名教 [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

解释 纲常:三纲五常;名教:封建礼教。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纲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

10动静有常 [ dòng jìng yǒu cháng ]

解释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出处 《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11矩步方行 [ jǔ bù fāng xíng ]

解释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12方言矩行 [ fāng yán jǔ xíng ]

解释 谓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珑,字云客,长洲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13司空见惯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14规规矩矩 [ guī guī jǔ jǔ ]

解释 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15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16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7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释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8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解释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19理所当然 [ lǐ suǒ dāng rán ]

解释 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出处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

20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天经地义 [ tiān jīng dì yì ]

解释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2屡见不鲜 [ lǚ jiàn bù xiān ]

解释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见不鲜。”

出处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23彬彬有礼 [ bīn bīn yǒu lǐ ]

解释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24落落大方 [ luò luò dà fāng ]

解释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25正襟危坐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解释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 《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26整整齐齐 [ zhěng zhěng qí qí ]

解释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27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释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 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28动荡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解释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29人之常情 [ rén zhī cháng qíng ]

解释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处 南朝 粱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序:“文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30严于律己 [ yán yú lǜ jǐ ]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31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32有条有理 [ yǒu tiáo yǒu lǐ ]

解释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33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解释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34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释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35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36妇道人家 [ fù dào rén jiā ]

解释 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37规矩准绳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解释 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规矩:圆规曲尺;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准:水平仪;绳:墨线;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赞学》:“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

38规圆矩方 [ guī yuán jǔ fāng ]

解释 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出处 《汉书·律历志上》:“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

39蹈矩循规 [ dǎo jǔ xún guī ]

解释 遵守规矩。

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40礼乐崩坏 [ lǐ yuè bēng huài ]

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出处 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

41礼坏乐缺 [ lǐ huài yuè quē ]

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出处 《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42礼废乐崩 [ lǐ fèi yuè bēng ]

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混乱,动荡不宁

出处 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

43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44诗礼传家 [ shī lǐ chuán jiā ]

解释 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45行己有耻 [ xíng jǐ yǒu chǐ ]

解释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6衣冠礼乐 [ yī guān lǐ yuè ]

解释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出处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47夔龙礼乐 [ kuí lóng lǐ yuè ]

解释 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48轨物范世 [ guǐ wù fàn shì ]

解释 指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49正理平治 [ zhèng lǐ píng zhì ]

解释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出处 《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