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自尊的成语

形容自尊的成语


1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解释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2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解释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3低三下四 [ dī sān xià sì ]

解释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4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

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5宠辱不惊 [ chǒng rǔ bù jīng ]

解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出处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6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7崇洋媚外 [ chóng yáng mèi wài ]

解释 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出处 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8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9惟我独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释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出处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10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解释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11高风峻节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释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12阿谀奉承 [ ē yú fèng chéng ]

解释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13低眉顺眼 [ dī méi shùn yǎn ]

解释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出处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14冰清玉润 [ bīng qīng yù rùn ]

解释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15低首下心 [ dī shǒu xià xīn ]

解释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 唐 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16君辱臣死 [ jūn rǔ chén sǐ ]

解释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出处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17包羞忍耻 [ bāo xiū rěn chǐ ]

解释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8冰壶玉尺 [ bīng hú yù chǐ ]

解释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出处 《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19浞訾栗斯 [ zhuó zī lì sī ]

解释 谓妄自尊大。

20尊己卑人 [ zūn jǐ bēi rén ]

解释 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出处 柯劭忞《清史稿》卷四三九:“中国地处亚东,又为数千年文化之古国,不免挟尊己卑人之见,未尝取世界列国之变迁而比较之。”

21忍辱负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解释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22目空一切 [ mù kōng yī qiè ]

解释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3出口伤人 [ chū kǒu shāng rén ]

解释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赵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24苟延残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解释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25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6嗟来之食 [ jiē lái zhī shí ]

解释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27放纵不羁 [ fàng zòng bù jī ]

解释 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出处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28宁死不屈 [ nìng sǐ bù qū ]

解释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 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29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解释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 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30洁身自爱 [ jié shēn zì ài ]

解释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31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解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32委曲求全 [ wěi qū qiú quán ]

解释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 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33苟且偷安 [ gǒu qiě tōu ān ]

解释 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出处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34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解释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35坚贞不渝 [ jiān zhēn bù yú ]

解释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36胯下之辱 [ kuà xià zhī rǔ ]

解释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37青史留名 [ qīng shǐ liú míng ]

解释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38降志辱身 [ jiàng zhì rǔ shēn ]

解释 降:压抑;减损。压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39妄自尊崇 [ wàng zì zūn chóng ]

解释 妄:过分地;尊:高贵。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

40苟合取容 [ gǒu hé qǔ ān ]

解释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41高山仰止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解释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2予智予雄 [ yǔ zhì yǔ xióng ]

解释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出处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

43廉远堂高 [ lián yuǎn táng gāo ]

解释 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44士可杀不可辱 [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

解释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出处 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45为五斗米折腰 [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出处 《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