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的成语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的成语


1说三道四 [ shuō sān dào sì ]

解释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出处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2七嘴八舌 [ qī zuǐ bā shé ]

解释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出处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3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议论纷纷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释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5众说纷纭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解释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出处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6说长道短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解释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7争长论短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出处 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8七言八语 [ qī yán bā yǔ ]

解释 形容人多语杂。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9说短论长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释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出处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10众口纷纭 [ zhòng kǒu fēn yún ]

解释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11言高语低 [ yán gāo yǔ dī ]

解释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12人多嘴杂 [ rén duō zuǐ zá ]

解释 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13软语温言 [ ruǎn yǔ wēn yán ]

解释 温和的话语。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四:“每逢女儿挨了爸爸骂,陈妈总要软语温言,劝慰几句,生怕她受了委屈。”

14乱语胡言 [ luàn yǔ hú yán ]

解释 胡说;瞎扯。

出处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省可里乱语胡言!”

15说短道长 [ shuō duǎn dào cháng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16妙语解颐 [ miào yǔ jiě yí ]

解释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 《汉书 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17言三语四 [ yán sān yǔ sì ]

解释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

18风语不透 [ fēng yǔ bù tòu ]

解释 形容异常严密。

19龙言凤语 [ lóng yán fèng yǔ ]

解释 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20言颠语倒 [ yán diān yǔ dǎo ]

解释 说话颠三倒四。

出处 《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21纶音佛语 [ lún yīn fó yǔ ]

解释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22软谈丽语 [ ruǎn tán lì yǔ ]

解释 谓谈话时态度温和,言辞柔美。

出处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饮酒娱乐,软谈丽语,交欢释闷者不为少矣。”

23捕风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24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解释 交头:头挨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头挨着头;嘴对着耳朵。指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出处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25满城风雨 [ mǎn chéng fēng yǔ ]

解释 满城:指全城各处。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出处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26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释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27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28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29门庭若市 [ mén tíng ruò shì ]

解释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0不知轻重 [ bù zhī qīng zhòng ]

解释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处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31甚嚣尘上 [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

解释 甚: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32众口一词 [ zhòng kǒu yī cí ]

解释 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 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33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解释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34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释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出处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35莫衷一是 [ mò zhōng yī shì ]

解释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36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解释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37流言蜚语 [ liú yán fēi yǔ ]

解释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出处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38隐约其辞 [ yǐn yuē qí cí ]

解释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出处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39大发议论 [ dà fā yì lùn ]

解释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40天高地厚 [ tiān gāo dì hòu ]

解释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41轻言轻语 [ qīng yán qīng yǔ ]

解释 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3回:“不许你在汉子跟前弄鬼,轻言轻语的。”

42少言寡语 [ shǎo yán guǎ yǔ ]

解释 谓平时说话不多。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43多种多样 [ duō zhǒng duō yàng ]

解释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44人言啧啧 [ rén yán zé zé ]

解释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45人多口杂 [ rén duō kǒu zá ]

解释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46能言快语 [ néng yán kuài yǔ ]

解释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47纷纷议论 [ fēn fēn yì lùn ]

解释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48甜言美语 [ tián yán měi yǔ ]

解释 ①犹言说好听的话。②指好言好语。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

49好言好语 [ hǎo yán hǎo yǔ ]

解释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出处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50聚讼纷纭 [ jù sòng fēn yún ]

解释 讼:争辩;纷纭:言论多而杂乱。许多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看法不一致。形容众多的意见争辩不清;没有定论。

出处 清 张元济《水经注>跋》:“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

51令人吃惊 [ lìng rén chī jīng ]

解释 让人感到惊讶。

出处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52目挑眉语 [ mù tiāo méi yǔ ]

解释 以眉目挑逗传情。

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彼此目挑眉语,心许已久,苦不得间。”

53风言雾语 [ fēng yán wù yǔ ]

解释 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出处 《孽海花》第二九回:“大先生得了此电,很为着急,在省城里叠派干员侦查,虽有些风言雾语,到底探不出个实在。”

54风言影语 [ fēng yán yǐng yǔ ]

解释 捕风捉影的话语。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55多言多语 [ duō yán duō yǔ ]

解释 谓不该说而说。

出处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56说长说短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宋·叶适《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词语甚工,然犹说长说短,说人说我,未能尽抱滕之意也。”

57说长话短 [ shuō cháng huà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数里论黄雌陆贾,说长话短女随何。”

58说长论短 [ shuō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同“说长道短”。

出处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59议论纷纭 [ yì lùn fēn yún ]

解释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出处 语出《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60时谈物议 [ shí tán wù yì ]

解释 时谈:时人的谈论;物议:众人的非议。指众人的议论。

出处 唐·刘子玄《论史上帝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而时谈物议焉得笑仆编次无闻者哉?”

61溢美之语 [ yì měi zhī yǔ ]

解释 过分夸奖的话。

出处 《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语,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62言来语去 [ yán lái yǔ qù ]

解释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出处 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

63议论纷错 [ yì lùn fēn cuò ]

解释 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出处 《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64里谈巷议 [ lǐ tán xiàng yì ]

解释 里:乡里、邻居。邻里街巷间人们的议论谈说。指民间的议论。

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

65妙语惊人 [ miào yǔ jīng rén ]

解释 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66人言籍籍 [ rén yán jí jí ]

解释 指人们议论纷纷。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67议论英发 [ yì lùn yīng fā ]

解释 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出处 《续传灯录 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沓,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68目语额瞬 [ mù yǔ é shùn ]

解释 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形容处事精明狡猾。

出处 明·王志坚《表异录·邑里》:“目语额瞬,言市人精黠也。”

69不知天高地厚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

解释 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