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抠字眼的成语

形容抠字眼的成语


1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咬文嚼字 [ yǎo wén jiáo zì ]

解释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出处 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4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5字斟句酌 [ zì zhēn jù zhuó ]

解释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6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释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7文不加点 [ wén bù jiā diǎn ]

解释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 汉 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8雕章琢句 [ diāo zhāng zhuó jù ]

解释 琢:雕刻玉石。像雕刻一样对文章的字句仔细斟酌修饰。

出处 宋 俞文豹《吹剑录》:“此岂舒笺点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9一字一句 [ yī zì yī jù ]

解释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出处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10咬文啮字 [ yǎo wén niè zì ]

解释 见“咬文嚼字”。

出处 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11瘠人肥己 [ jí rén féi jǐ ]

解释 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出处 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12嚼字咬文 [ jiáo zì yǎo wén ]

解释 嚼:将食物咬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

出处 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