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月亮颜色的成语

形容月亮颜色的成语


1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2日新月异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释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3晓风残月 [ xiǎo fēng cán yuè ]

解释 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指天明时的景色。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残月:天将亮时的月亮。

出处 宋 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花容月貌 [ huā róng yuè mào ]

解释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5月黑风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解释 风高:风很大。没有月光;风又很大。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天气。

出处 元 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6日月如梭 [ rì yuè rú suō ]

解释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出处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7风花雪月 [ fēng huā xuě yuè ]

解释 泛指四时景色。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8月下老人 [ yuè xià lǎo rén ]

解释 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9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释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10镜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解释 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11清风明月 [ qīng fēng míng yuè ]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南史 谢譓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

12风月无边 [ fēng yuè wú biān ]

解释 极言风景之佳胜。

出处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13月盈则食 [ yuè yíng zé shí ]

解释 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出处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14流星赶月 [ liú xīng gǎn yuè ]

解释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15月满则亏 [ yuè mǎn zé kuī ]

解释 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16月晕而风 [ yuè yùn ér fēng ]

解释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17冰壶秋月 [ bīng hú qiū yuè ]

解释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出处 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18月明星稀 [ yuè míng xīng xī ]

解释 月亮光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9众星拱月 [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解释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出处 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20镂月裁云 [ lòu yuè cái yún ]

解释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出处 唐 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21年头月尾 [ nián tóu yuè wěi ]

解释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出处 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22月落乌啼 [ yuè luò wū tí ]

解释 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出处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3皓月千里 [ hào yuè qiān lǐ ]

解释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24星月交辉 [ xīng yuè jiāo huī ]

解释 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亦作“星月皎洁”。

出处 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行走三市,竞放花灯。”

25松风水月 [ sōng fēng shuǐ yuè ]

解释 松涛清风,流水明月。形容景色优美或人才俊朗。

出处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岂能方其朗润。”

26田月桑时 [ tián yuè sāng shí ]

解释 泛指农忙季节。

出处 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27日居月诸 [ rì jū yuè zhū ]

解释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出处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28花好月圆 [ huā hǎo yuè yuán ]

解释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出处 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29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30烘云托月 [ hōng yún tuō yuè ]

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31浮想联翩 [ fú xiǎng lián piān ]

解释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32众星捧月 [ zhòng xīng pěng yuè ]

解释 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33月白风清 [ yuè bái fēng qīng ]

解释 月光皎洁;微风凉爽。形容恬静美好的夜景。

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34千古绝唱 [ qiān gǔ jué chàng ]

解释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出处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35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36日东月西 [ rì dōng yuè xī ]

解释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出处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37日月重光 [ rì yuè chóng guāng ]

解释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出处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38风清月白 [ fēng qīng yuè bái ]

解释 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出处 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39月光如水 [ yuè guāng rú shuǐ ]

解释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出处 唐·赵嘏《江楼旧感》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夭。”

40日升月恒 [ rì shēng yuè héng ]

解释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出处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41日月参辰 [ rì yuè shēn chén ]

解释 比喻不合,作对。

出处 元 萧得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

42众星攒月 [ zhòng xīng cuán yuè ]

解释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出处 《五灯会元 清凉益禅师法嗣 黄山良匡禅师》:“问:‘众星攒月时如何?’师曰:‘唤甚么作月?’”

43月朗星稀 [ yuè lǎng xīng xī ]

解释 同“月明星稀”。

出处 王愿坚《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

44得月较先 [ dé yuè jiào xiān ]

解释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出处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45樽前月下 [ zūn qián yuè xià ]

解释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出处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八》:“弟此节俗冗,焦头烂额,对月对酒皆不乐。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