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长大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长大的成语


1茁壮成长 [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解释 健康地成长。

出处 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樱花树,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了!”

2后进之秀 [ hòu jìn zhī xiù ]

解释 犹言后起之秀。

出处 《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3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4发荣滋长 [ fā róng zī zhǎng ]

解释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荣达而生色也。”

5女大十八变 [ nǚ dà shí bā biàn ]

解释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6独当一面 [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7倾国倾城 [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8脱胎换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释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 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9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10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解释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11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解释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12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释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出处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3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4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解释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出处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15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16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解释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17后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18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19另眼相看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

解释 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个人特别重视;不同于寻常。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不想一见大王,查问来历,我等一实对,便把我们另眼相看。”

20含苞待放 [ hán bāo dài fàng ]

解释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21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释 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2血气方刚 [ xuè qì fāng gāng ]

解释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指精力;方:正;刚:旺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23刮目相待 [ guā mù xiāng dài ]

解释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4闭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释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25牙牙学语 [ yá yá xué yǔ ]

解释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 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26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27根深柢固 [ gēn shēn dǐ gù ]

解释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28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29根生土长 [ gēn shēn tǔ zhǎng ]

解释 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却不道一般儿根生土长,开花结子,带叶连枝。”

30返哺之恩 [ fǎn bǔ zhī ēn ]

解释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 《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31慈乌返哺 [ cí wū fǎn bǔ ]

解释 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32儿女夫妻 [ ér nǚ fū qī ]

解释 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出处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33返哺之私 [ fǎn bǔ zhī sī ]

解释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34蓬生麻中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 ]

解释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5慈乌反哺 [ cí wū fǎn bǔ ]

解释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36饱谙世故 [ bǎo ān shì gù ]

解释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出处 宋 楼钥《吴参议达观斋》诗:“吴侯晚到东海滨,饱谙世故无戚欣。”

37茁茁壮壮 [ zhuó zhuó zhuàng zhuàng ]

解释 肥大壮实,成长壮大。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六章:“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

38潜滋暗长 [ qián zī àn zhǎng ]

39看生见长 [ kàn shēng jiàn zhǎng ]

解释 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

出处 元·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从小里看生见长的。”

40方生方死 [ fāng shēng fāng sǐ ]

解释 方:正在。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41儿大不由娘 [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

解释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别说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