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办公条件简陋的成语

形容办公条件简陋的成语


1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2乌烟瘴气 [ wū yān zhàng qì ]

解释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出处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3冷冷清清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

解释 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出处 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4因陋就简 [ yīn lòu jiù jiǎn ]

解释 因:沿袭;陋:简陋;就:将就。马虎凑和;任其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出处 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5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解释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6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7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解释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8穷乡僻壤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解释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9锦衣玉食 [ jǐn yī yù shí ]

解释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10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解释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11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2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解释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13家贫如洗 [ jiā pín rú xǐ ]

解释 家里穷得像水冲洗过一样;什么都没有。形容贫穷到了极点。

出处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小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奈家贫如洗。”

14茅室土阶 [ máo shì tǔ jiē ]

解释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15箪食瓢饮 [ dān shí piáo yǐn ]

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蓬门荜户 [ péng mén bì hù ]

解释 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17茅室蓬户 [ máo shì péng hù ]

解释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出处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18土阶茅屋 [ tǔ jiē máo wū ]

解释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出处 《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19绳床瓦灶 [ shéng chuáng wǎ zào ]

解释 用绳子结成床;用瓦片凑成灶。形容家具很简陋;陈设非常简单;生活十分贫困。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

20挂席为门 [ guà xí wéi mén ]

解释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

21蓬户柴门 [ péng hù chái mén ]

解释 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处简陋,生活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22仍陋袭简 [ réng lòu xí jiǎn ]

解释 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出处 《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23不堪其忧 [ bù kān qí yōu ]

解释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出处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陋巷箪瓢 [ lòu xiàng dān piáo ]

解释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5一箪一瓢 [ yī dān yī piáo ]

解释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6衡门深巷 [ héng mén shēn xiàng ]

解释 衡门;将木头横放作为门,指简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简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出处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27大院深宅 [ dà yuàn shēn zhái ]

解释 深:指由内到外的距离大。房屋众多,庭院深广。多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闲杂人赶离门外。”

28筚门圭窬 [ bì mén guī yú ]

解释 同“筚门闺窦”。柴门小户。喻指穷人的住处。

出处 《礼记 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29卑宫菲食 [ bēi gōng fěi shí ]

解释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出处 语出《论语 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30累块积苏 [ lěi kuài jī sū ]

解释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31累苏积块 [ lěi sū jī kuài ]

解释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

出处 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32桑枢瓮牖 [ sāng shū wèng yǒu ]

解释 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蓬户不完,桑以为枢机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33桑户棬枢 [ sāng hù juàn shū ]

解释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34茅屋采椽 [ máo wū cǎi chuán ]

解释 指住宿简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35茅茨土阶 [ máo cí tǔ jiē ]

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36蓬户瓮牖 [ péng hù wèng yǒu ]

解释 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指贫苦的人家。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37蓬门筚户 [ péng mén bì hù ]

解释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出处 《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38不改其乐 [ bù gǎi qí lè ]

解释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39竹篱茅舍 [ zhú lí máo shě ]

解释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出处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40蜗舍荆扉 [ wō shè jīng fēi ]

解释 象蜗牛壳似的房子,用荆条编的门户。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扉:门户。

41桑户桊枢 [ sāng hù juàn shū ]

解释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42根椽片瓦 [ gēn chuán piàn wǎ ]

解释 ①一根椽,一片瓦。②指简陋的房舍。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将我这铜斗儿般大院深宅,苦也囉苦也囉,可怎生烧的来剩不下些根椽片瓦。”

43燕雀之居 [ yàn què zhī jū ]

解释 比喻简陋的庐舍。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蒙还燕雀之居,当尽犬鹰之力。兹且相别,后或再逢。”

44织楚成门 [ zhī chǔ chéng mén ]

解释 形容房屋简陋。

出处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45牵萝补屋 [ qiān luó bǔ wū ]

解释 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出处 唐 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