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嘴巴很会说的成语

形容嘴巴很会说的成语


1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解释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 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3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4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5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6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7侃侃而谈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释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8油嘴滑舌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释 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9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释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0伶牙俐齿 [ líng yá lì chǐ ]

解释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11妙语连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释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2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3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释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4能言善辩 [ néng yán shàn biàn ]

解释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15口角生风 [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

解释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16能说惯道 [ néng shuō guàn dào ]

解释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7能言舌辩 [ néng yán shé biàn ]

解释 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便着差能言舌辩,通晓沙漠人言说语,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

18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19赞不绝口 [ zàn bù jué kǒu ]

解释 赞:称赞;绝:停。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20巧言令色 [ qiǎo yán lìng sè ]

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21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解释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22炯炯有神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解释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处 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23捧腹大笑 [ pěng fù dà xiào ]

解释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24应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释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出处 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25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26唇枪舌剑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释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27娓娓而谈 [ wěi wěi ér tán ]

解释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28贫嘴薄舌 [ pín zuǐ bó shé ]

解释 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29贫嘴贱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解释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30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解释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31笨口拙舌 [ bèn kǒu zhuō shé ]

解释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32笨嘴拙腮 [ bèn zuǐ zhuō sāi ]

解释 口才不行,不会说话

出处 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

33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释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34能言巧辩 [ néng yán qiǎo biàn ]

解释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35字字珠玑 [ zì zì zhū jī ]

解释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36口如悬河 [ kǒu rú xuán hé ]

解释 见“口若悬河”。

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37拙嘴笨舌 [ zhuō zuǐ bèn shé ]

解释 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拙:笨;不灵。

出处 清 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38能言会道 [ néng yán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39能说善道 [ néng shuō shàn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40能言快语 [ néng yán kuài yǔ ]

解释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41会道能说 [ huì dào néng shuō ]

解释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42铜唇铁舌 [ tóng chún tiě shé ]

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43悬河泻水 [ xuán hé xiè shuǐ ]

解释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出处 《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44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解释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45能言善道 [ néng yán shàn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46强嘴硬牙 [ qiáng zuǐ yìng yá ]

解释 谓能说善辩。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47辩口利辞 [ biàn kǒu lì cí ]

解释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 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48辩才无碍 [ biàn cái wú ài ]

解释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 《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49舌战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释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50讷口少言 [ nè kǒu shǎo yán ]

解释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51出言成章 [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

解释 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52鼓吻弄舌 [ gǔ wěn nòng shé ]

解释 鼓弄唇舌。

出处 《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53满舌生花 [ mǎn shé shēng huā ]

解释 比喻能说会道。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54神头鬼脸 [ shén tóu guǐ liǎn ]

解释 ①形容不愉快的脸色。②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扫下雪来,冷脸似冬凌块,夕斗毛齐眼睛向下排,则是个敲人脑的活妖怪,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

55投河奔井 [ tóu hé bēn jǐng ]

解释 谓投水自杀。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56指皂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解释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出处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57拽巷逻街 [ zhuài xiàng luó jiē ]

解释 见“拽巷啰街”。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

58大辩不言 [ dà biàn bù yán ]

解释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 《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59斗唇合舌 [ dòu chún hé shé ]

解释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60鼓舌扬唇 [ gǔ shé yáng chún ]

解释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61慧心妙舌 [ huì xīn miào shé ]

解释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