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听的清晰的成语

形容听的清晰的成语


1一清二白 [ yī qīng èr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2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解释 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3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释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4白黑分明 [ bái hēi fēn míng ]

解释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5炳如观火 [ bǐng rú guān huǒ ]

解释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6一字一板 [ yī zì yī bǎn ]

解释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出处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7班班可考 [ bān bān kě kǎo ]

解释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出处 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8历历可辨 [ lì lì kě biàn ]

解释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出处 唐·张读《宣室志·韩生》:“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

9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释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10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释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1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12黑白分明 [ hēi bái fēn míng ]

解释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13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释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4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5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6咄咄怪事 [ duō duō guài shì ]

解释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7如雷贯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释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18显而易见 [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释 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出处 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19泾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解释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出处 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20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解释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21直截了当 [ zhí jié liǎo dàng ]

解释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22真相大白 [ zhēn xiàng dà bái ]

解释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23耳听八方 [ ěr tīng bā fāng ]

解释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4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25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26光天化日 [ guāng tiān huà rì ]

解释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出处 《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27咄咄逼人 [ duō duō bī rén ]

解释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28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解释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29如数家珍 [ rú shǔ jiā zhēn ]

解释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出处 《清朝野史大观 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30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31字正腔圆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解释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32整整齐齐 [ zhěng zhěng qí qí ]

解释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33明明白白 [ míng míng bái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34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释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出处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35白纸黑字 [ bái zhǐ hēi zì ]

解释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36耳熟能详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解释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37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38锣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解释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39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40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解释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出处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41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释 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出处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42明辨是非 [ míng biàn shì fēi ]

解释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43众目昭彰 [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

解释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显。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见得轻放过了你。”

44心里有底 [ xīn lǐ yǒu dǐ ]

解释 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们一见副政委精神就来了,跟着他,就觉着心里有底,腰里也硬。”

45洞烛其奸 [ dòng zhú qí jiān ]

解释 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 《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46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47赏罚严明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解释 同“赏罚分明”。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48历历可数 [ lì lì kě shǔ ]

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49层次分明 [ céng cì fēn míng ]

解释 层次:事物的次序。事物的次序界限清楚。

出处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

50振聋发聩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释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51是非分明 [ shì fēi fēn míng ]

解释 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52洞察一切 [ dòng chá yī qiè ]

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 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53简截了当 [ jiǎn jié liǎo dàng ]

解释 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

出处 朱自清《论通俗化》:“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简截了当。”

54胸中有数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解释 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主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55襟怀坦白 [ jīn huái tǎn bái ]

解释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 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56判若黑白 [ pàn ruò hēi bái ]

解释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出处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57恩怨分明 [ ēn yuàn fēn míng ]

解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58是是非非 [ shì shì fēi fēi ]

解释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59毫不含糊 [ háo bù hán hú ]

解释 态度明确坚定。

出处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60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释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 《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61发聋振聩 [ fā lóng zhèn kuì ]

解释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出处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62声如洪钟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解释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63快言快语 [ kuài yán kuài yǔ ]

解释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64泾渭自分 [ jīng wèi zì fēn ]

解释 见“泾渭分明”。

出处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65泾渭自明 [ jīng wèi zì míng ]

解释 见“泾渭分明”。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渭自明。”

66澄清天下 [ chéng qīng tiān xià ]

解释 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67荦荦大端 [ luò luò dà duān ]

解释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出处 《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68说来话长 [ shuō lái huà cháng ]

解释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69判若鸿沟 [ pàn ruò hóng gōu ]

解释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70历历可见 [ lì lì kě jiàn ]

解释 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出处 宋 洪迈《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

71历历落落 [ lì lì luò luò ]

解释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72奖罚分明 [ jiǎng fá fēn míng ]

解释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

出处 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73洞察其奸 [ dòng chá qí jiān ]

解释 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74耳目昭彰 [ ěr mù zhāo zhāng ]

解释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75料敌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解释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76烂如指掌 [ làn rú zhǐ zhǎng ]

解释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77达地知根 [ dá dì zhī gēn ]

解释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78公私分明 [ gōng sī fēn míng ]

解释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79了如观火 [ liǎo rú guān huǒ ]

解释 了:明白。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出处 邹鲁《戊甲云南河口之役》:“今有河内来函,读之必了如观火,从此兄等之出而说人,必更有把握矣。”

80分三别两 [ fēn sān bié liǎng ]

解释 同“分星擘两”。

出处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81分星擘两 [ fēn xīng bò liǎng ]

解释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出处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两,道俺不姓慕容。”

82如见肺肝 [ rú jiàn fèi gān ]

解释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出处 《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83字顺文从 [ zì shùn wén cóng ]

解释 用词行文自然妥贴,表达清楚。

出处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序》:“其间独照之匠,若荆川、遵岩、震川,变秦汉为欧曾,易诘屈謷牙为字顺文从。”

84微察秋毫 [ wēi chá qiū háo ]

解释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85憎爱分明 [ zēng ài fēn míng ]

解释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出处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86擘两分星 [ bò liǎng fēn xīng ]

解释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87料远若近 [ liào yuǎn ruò jìn ]

解释 料:揣度。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

88明鉴万里 [ míng jiàn wàn lǐ ]

解释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89来去分明 [ lái qù fēn míng ]

解释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那时叫世人知我冰清玉洁,来去分明。”

90洞如观火 [ dòng rú guān huǒ ]

解释 见“洞若观火”。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91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92洞悉其奸 [ dòng xī qí jiān ]

解释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

93洞悉无遗 [ dòng xī wú yí ]

解释 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出处 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此人之果为谁,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本使馆洞悉无遗。”

94洞见其奸 [ dòng jiàn qí jiān ]

解释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 《元史·许衡传》:“李林甫妒贤嫉能,明皇洞见其奸而不能退。”

95清渭浊泾 [ qīng wèi zhuó jīng ]

解释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出处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

96燎如观火 [ liǎo rú guān huǒ ]

解释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出处 郭沫若《文艺论集 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

97燎若观火 [ liáo ruò guān huǒ ]

解释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出处 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98目达耳通 [ mù dá ěr tōng ]

解释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99历历在耳 [ lì lì zài ěr ]

解释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出处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