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盘古开天地的成语

形容盘古开天地的成语


1史无前例 [ shǐ wú qián lì ]

解释 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2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解释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出处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3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4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释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5惊天动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解释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7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解释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8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释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9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释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0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11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12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释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13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解释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14与日俱增 [ yǔ rì jù zēng ]

解释 与:跟着;日:时间;俱:一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出处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15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16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7震耳欲聋 [ zhèn ěr yù lóng ]

解释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出处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18坚韧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释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 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9牛郎织女 [ niú láng zhī nǚ ]

解释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出处 《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20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1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22洞天福地 [ dòng tiān fú dì ]

解释 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

出处 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23女娲补天 [ nǚ wā bǔ tiān ]

解释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24变化万端 [ biàn huà wàn duān ]

解释 端:头绪。形容变化多种多样。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于天柱山得石室内《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纪。”

25夸父追日 [ kuā fù zhuī rì ]

解释 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26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27撑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28怆天呼地 [ chuàng tiān hū dì ]

解释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29战天斗地 [ zhàn tiān dòu dì ]

解释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30嫦娥奔月 [ cháng é bēn yuè ]

解释 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31顶天踵地 [ dǐng tiān zhǒng dì ]

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32椎天抢地 [ zhuī tiān qiǎng dì ]

解释 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好教我负屈衔冤无申诉,只有个椎天抢地号咷哭。”

33夸父逐日 [ kuā fù zhú rì ]

解释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逐:追赶。夸父追赶太阳。指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也比喻不自量力。也比作“夸父追日”。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34参天两地 [ cān tiān liǎng dì ]

解释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出处 《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35天地开辟 [ tiān dì kāi pì ]

解释 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

出处 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36鸿蒙初辟 [ hóng méng chū pì ]

解释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37充天塞地 [ chōng tiān sāi dì ]

解释 指整个宇宙。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38刁天决地 [ diāo tiān jué dì ]

解释 形容大吵大闹。

39戴天蹐地 [ dài tiān sāi dì ]

解释 犹戴天履地。

出处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40戴天履地 [ dài tiān lǚ dì ]

解释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41混沌不分 [ hùn dùn bù fēn ]

解释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出处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42盘古开天地 [ pán gǔ kāi tiān dì ]

解释 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出处 《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43惊天地,泣鬼神 [ jī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

解释 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出处 清 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