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笔墨的成语

形容笔墨的成语


1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释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2笔墨官司 [ bǐ mò guān sī ]

解释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出处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3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解释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出处 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4鸾飘凤泊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解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5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释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6形诸笔墨 [ xíng zhū bǐ mò ]

解释 形:描写;诸:“之于”的合音。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出处 鲁迅《出关>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

7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解释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8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解释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 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9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解释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10游戏笔墨 [ yóu xì bǐ mò ]

解释 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各体诗》:“盖文人无所用心,游戏笔墨……固不必议其纤巧,近于儿戏也。”

11龙蛇飞动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解释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出处 宋 苏轼《西江月 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12笔墨之林 [ bǐ mò zhī lín ]

解释 斯文萃集的地方。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13屠毒笔墨 [ tú dú bǐ mò ]

解释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14春蚓秋蛇 [ chūn yǐn qiū shé ]

解释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5鸾翔凤翥 [ luán xiáng fèng zhù ]

解释 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出处 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校。”

16初写黄庭 [ chū xiě huáng tíng ]

解释 恰到好处的意思。

出处 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17笔墨横姿 [ bǐ mò héng zī ]

解释 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出处 清 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18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19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释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0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释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21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解释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2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解释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23惜墨如金 [ xī mò rú jīn ]

解释 惜:爱惜;墨:写字用的墨。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出处 宋 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24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25酣畅淋漓 [ hān chàng lín lí ]

解释 酣畅:原指喝酒或睡眠很充分;泛指痛快;淋漓:饱满畅快的样子。非常畅快。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

出处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26轻车熟路 [ qīng chē shú lù ]

解释 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干起来不费力。

出处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27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解释 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28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释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出处 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29淋漓尽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释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30人地生疏 [ rén dì shēng shū ]

解释 疏:不熟悉。初到一个地方;对当地的人、环境、习俗都不熟悉。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门生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时就有差委。”

31行云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32大处落墨 [ dà chù luò mò ]

解释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33信笔涂鸦 [ xìn bǐ tú yā ]

解释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34浓墨重彩 [ nóng mò zhòng cǎi ]

解释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35笔诛墨伐 [ bǐ zhū mò fá ]

解释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36调墨弄笔 [ diào mò nòng bǐ ]

解释 谓玩弄文字技巧。

出处 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37笔歌墨舞 [ bǐ gē mò wǔ ]

解释 指文笔奇妙精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38笔老墨秀 [ bǐ lǎo mò xiù ]

解释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出处 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39诗词歌赋 [ shī cí gē fù ]

解释 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

40笔饱墨酣 [ bǐ bǎo mò hān ]

解释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出处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阙,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41寻行数墨 [ xún háng shǔ mò ]

解释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出处 宋 韩虎《涧泉日记》中卷:“其寻行数墨,又拘拘以论说为学。”

42春夏秋冬 [ chūn xià qiū dōng ]

解释 指四季或一年。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43嚼墨喷纸 [ jué mò pēn zhǐ ]

解释 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44美女簪花 [ měi nǚ zān huā ]

解释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