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发现猎物的成语

形容发现猎物的成语


1心仪已久 [ xīn yí yǐ jiǔ ]

解释 心仪:心中向往。内心向往已经很久。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

2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3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释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4涸泽而渔 [ hé zé ér yú ]

解释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5穷猿奔林 [ qióng yuán bēn lín ]

解释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6放鹰逐犬 [ fàng yīng zhú quǎn ]

解释 指打猎。

出处 《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

7焚林而猎 [ fén lín ér liè ]

解释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8飞鹰奔犬 [ fēi yīng bēn quǎn ]

解释 同“飞鹰走狗”。

出处 唐·柳泽《上睿宗书》:“或打球击鼓,比周伎艺;或飞鹰奔犬,盘游薮泽。”

9飞鹰走犬 [ fēi yīng zǒu quǎn ]

解释 见“飞鹰走狗”。

出处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10飞鹰走马 [ fēi yīng zǒu mǎ ]

解释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出处 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11见猎心喜 [ jiàn liè xīn xǐ ]

解释 看见别人打猎而感到高兴。比喻看见某种情况触动自己原有的爱好;不免跃跃欲试。

出处 《二程全书》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年,暮归,在田野间见田猎者,不觉有喜心。”

12飞鹰走狗 [ fēi yīng zǒu gǒu ]

解释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13穷猿投林 [ qióng yuán tóu lín ]

解释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出处 《晋书·李充传》:“穷猿投林,岂睱择木。”

14鸿飞冥冥 [ hóng fēi míng míng ]

解释 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15发综指示 [ fā zōng zhǐ shì ]

解释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16鹰犬之才 [ yīng quǎn zhī cái ]

解释 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出处 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17飞苍走黄 [ fēi cāng zǒu huáng ]

解释 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