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孙吴
sūn

孙吴


拼音 sūn wú

繁体 孫吳
简拼 SW


词语解释

孙吴[ sūn wú ]

1.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着《兵法》十三篇。吴起着《吴子》四十八篇

2.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


引证解释

1.春秋 时 孙武 和 战国 时 吴起 的并称。皆古代兵家。 孙武 著《兵法》十三篇。 吴起 著《吴子》四十八篇

《荀子·议兵》:“孙吴用之,无敌於天下。”

杨倞 注:“孙,谓吴王闔閭将孙武;吴,谓魏武侯将吴起也。”

南朝 梁简文帝 《雁门太守行》之一:“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长兄少年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孙吴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军令分明,争看奋鹰扬堂堂元帅。端的是孙吴无赛,管净扫妖氛毒害。”

2.三国 时 吴国,因王室姓 孙,历史上也称 孙吴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府东南一百五里……汉宛陵县地,后汉建安十三年,孙吴分置寧国县。”


国语辞典

1.人名:(1)​ 称孙武与吴起。二人皆精兵法,善用兵,世人每并称之。(2)​ 称孙膑与吴起。孙膑为孙武之后,善兵法,故亦与吴起并称

2.三国时孙权所建立的吴国,后人称为“孙吴”


网络解释

1.孙吴 (三国时期政权)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2.孙吴 (词语解释)

孙吴是指三国时期的孙氏政权,三国之一,也是黑龙江省黑河市所辖的县。


英语翻译 Sunwu county in Heihe 黑河, Heilongjia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孙吴造句

孙吴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