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白居易
bái

白居易


拼音 bái jū yì

简拼 BJY


词语解释

白居易[ bái jū yì ]

1.(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邽(现在陕西省渭南县)人,著名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是他诗论的纲领,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早期多作讽谕诗,如《秦中吟》和《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著有《白氏长庆集》

Bai Juyi;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网络解释

1.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英语翻译 Bai Juyi (772-846)​, Tang dynasty poet

法语翻译 Bai Juyi

德语翻译 Bai Juyi (chinesischer Dichter der Tang-Dynastie)​ (Eig, Pers, 772 - 846)​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夜半投宿难(打一唐朝人名)
谜底:白居易
解析:白天居住比较容易。

谜面:日暮投宿难(打一唐诗人)
谜底:白居易
解析: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谜面:放说房改(打三字唐朝人名)
谜底:白居易
解析:“白”,字义为“说”。

谜面:聊一下房屋置换(打一唐代人名)
谜底:白居易
解析:“聊一下”扣“白”,“房屋”扣“居”,居所;“置换”扣“易”,交易、交换。

谜面:调房交换会(打一唐朝人名)
谜底:白居易
解析:百灵鸟自由飞翔时能够直冲云霄,一边飞一边鸣叫,优美的飞行姿态让其它鸟类羡慕,它的飞行可称之为“百鸟无一”之美。

白居易造句

白居易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