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君子
jūn

君子



词语解释

君子[ jūn zǐ ]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gentleman;

2.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3.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引证解释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

高诱 注:“君子,国君。”

2.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宋 王安石 《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我想世界上的人,也不能就分做两群:说这群是好,那群是坏;这群君子,那群小人。”

3.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 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鸞。”

清 孙枝蔚 《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4.指 春秋 越国 的君子军。参见“君子军”

《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5.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录·柳毅》:“夫人泣谓毅曰:‘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媿戴,遂至睽别。’”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问曰:‘君子,尔何姓?’”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君子,你这等一个人,可被那厮欺负,我好是不平也。”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我姊妹出来已久,恐家慈见疑,如今要返深闺,君子,请回去罢。”

6.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

7.竹之雅号。参见“君子竹”

宋 苏辙 《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国语辞典

1.在位者或君王

《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礼记·曲礼上》:“故君子式黄发。”

唐·孔颖达·正义:“君子谓人君也。”

2.才德出众的人

《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正人

小人

3.称谓。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网络解释

1.君子 (汉语词语)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英语翻译 nobleman, person of noble character

法语翻译 homme d'honneur, homme de bien, gentleman, gentilhomme

德语翻译 Gebieter (S)​, Gentleman, Mann von edlem Charakt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君子造句

君子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5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