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筇竹
qióngzhú

筇竹


拼音 qióng zhú

简拼 QZ


词语解释

筇竹[ qióng zhú ]

1.竹名。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

2.手杖


引证解释

1.竹名。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 晋 戴凯之 《竹谱》:“筇竹高节实中,为杖之极

《广志》云山 南广 邛都县。”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筇竹笋长椒瘴起,荔支花发杜鹃鸣。”

2.手杖

宋 陆游 《出游》诗:“来往人间不计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元 善住 《次韵山村先生》之二:“待得笙歌城郭去,苧袍竹筇自閒行。”

明 高启 《偃松行》:“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覊?”


网络解释

1.筇竹

筇竹(学名: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是禾本科,筇竹属中小型竹类植物。竿高可达6米,节间圆筒形,竿下部不分枝,绿色,光滑无毛,竿壁甚厚,箨环因有箨鞘基部之残留物而略呈木质环状,竿环格外隆起,竿芽成三角状桃形,先出叶为革质,竿箨紫红色或紫色带绿,厚纸质,鞘的上部边缘密生淡棕色长纤毛;无箨耳,鞘口拱形,箨片较短小,钻形或锥状披针形,叶鞘圆筒形,无叶耳,灰白色,叶舌极矮,叶柄平滑无毛;叶片狭披针形,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枝可反复分枝,末级花枝纤细,假小穗绿色或暗绿色,干后紫色,先出叶无苞片;小穗含小花;颖片,薄纸质,外稃长卵形,无毛,纸质,内稃无毛,鳞被膜质透明,上部边缘生小纤毛,花药紫色,子房呈倒卵形,无毛,柱头羽毛状,果实呈厚皮质的坚果状,笋期4月,花期4月,果期5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宜宾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即云贵高原东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亚高山地带。喜生于温凉潮湿的气候,尤其适宜于园艺沟边、半隐蔽地绿化。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筇竹造句

筇竹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