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守备
shǒubèi

守备


拼音 shǒu bèi

词性 动词
繁体 守備
简拼 SB
五笔 PFTL


词语解释

守备[ shǒu bèi ]

1.守御戒备

加强守备。

perform garrison duty;

2.明清时代武职官员名

fitle of military offic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引证解释

1.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

《左传·昭公十五年》:“穆子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

《商君书·农战》:“人君不能服强敌、破大国也,则修守备,便地形,摶民力,以待外事,然后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

《史记·五宗世家》:“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楼车鏃矢战守备,候淮南之起。”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钟謨入贡,帝问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以‘不敢’。”

清 曾国藩 《刘君季墓志铭》:“贼踞蒲圻县,得以其暇益筑坚垒,完守备。”

2.防守;防备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新平主家御者失火,延及北阁后殿。太后以为己过,起居不欢。时当謁原陵,自引守备不慎,慙见陵园。”

《南史·张兴世传》:“崔慧景围城,欣泰入城守备。”

《水浒传》第二十回:“鄆城县知县看了公文,教宋江叠成文案,行下各乡村,一体守备。”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八月初六日》:“国家建城邑,设官府,卫民御寇,古之常经,孰敢谓守备可缓者。”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而这些任野战的兵力进到一定地区,又必不可免地要以一部至大部改任守备。”

3.明 清 时武官名。 明 代设 南京 守备,节制本区各卫所,为重要军职;又总兵下亦设守备,驻守城哨。 清 代绿营统兵官,分领营兵,称营守备;又漕运总督辖下各卫分设守备,统率运军领运漕粮,称卫守备。此外 清 代于 四川、云南 等省土司中设守备一职,称土守备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天下轻武,所置守备者曰趋蹌服,属於卿大夫之家,不復坐厅事。厅事虽设,为樵牧场。间岁乃借於有司以较士。按部使者至,则守备拱立拜跪其下,益跼曲。”

《清史稿·食货志一》:“清因明之旧……卫设守备一,兼管屯田。”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幸亏日子离着还远,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


国语辞典

1.守御防备

《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聚兵运粮于剑门、白帝城两处,为守备之计。”

2.职官名。明代镇守边防五等将官之一,守一城一堡;清代时为绿营统兵官,位在都司之下,为五品武官,称为“营守备”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清江、铜仁两协参将、守备禀道:『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网络解释

1.守备

守备是汉语词汇,拼音shǒu bèi,释义是防御;防备;明清两朝的官职名。城市镇守武官,管理营务,职撑粮饷,清初四五品。清初于少数民族地区设卫,长官为守备,卫守府为守备府。

守备于清朝武官名而言,是指管理军队总务,军饷,军粮职务之正五品官。该官职受各省提督,巡抚或总兵管辖。另外,该职亦可由参将,游击充员代之。

清朝绿营,该官品为正五品,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


英语翻译 to garrison, to stand guard, on garrison duty

法语翻译 garder, défendre, être en garnison dans une ville

德语翻译 mit Beschlag belege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迁客寻根整十载(打一旧称谓)
谜底:守备

守备造句

守备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