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惕然
rán

惕然


拼音 tì rán

简拼 TR


词语解释

惕然[ tì rán ]

1.惶恐貌

2.忧虑貌

3.警觉省悟貌


引证解释

1.惶恐貌。 《晏子春秋·杂上九》:“景公 探雀鷇,鷇弱,反之

晏子 闻之,不待时而入见 景公,公汗出惕然。”

汉 刘向 《说苑·尊贤》:“诸侯举兵以伐齐,齐王闻之,惕然而恐。”

宋 苏舜钦 《杜公求退第五表》:“皆由臣谋议弗臧,职业不举,惕然内讼,深媿初心。”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相见了洞门,知非人世,惕然不敢进步入洞。”

2.忧虑貌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六军守卫於空宫,百吏宴安於私室,忝为臣子,谁不惕然。”

宋 陆游 《岁暮感怀》诗:“长老日零落,念之心惕然。”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劝》:“你虽然宜室宜家,尚未弄璋弄瓦,妾将迈矣,君可惕然。”

3.警觉省悟貌

《史记·龟策列传》:“元王惕然而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郭汾阳治第,谓工人曰:‘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筑,今某死,某亡,某败,某絶,人自改换,墙固无恙。’令公闻之,惕然动心,即日请老。”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在坐诸友闻知,惕然皆有惺悟。”


网络解释

1.惕然

惕然,汉语词汇。

拼音:tì rán

释义:1、惶恐貌。2、忧虑貌。3、警觉省悟貌。


英语翻译 to be afraid, fearful of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惕然造句

惕然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