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秋毫之末的意思 秋毫之末造句

秋毫之末造句


10字左右

  • 1、正是,仙长法眼如电,明察秋毫之末
  • 2、是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民谚
  • 3、画事入微妙,如秋毫之末
  • 4、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 5、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6、秋毫之末比喻事物的细小。

20字左右

  • 1、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 2、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 3、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 4、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 5、家属监督自我约束  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 6、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 7、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 8、家属监督自我约束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 9、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
  • 10、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寿莫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30字左右

  • 1、招式变化繁杂秋扇见捐、秋毫之末、秋风扫落叶、秋毫无犯,终于破网,向残血刺去。
  • 2、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 3、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
  • 4、‘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

40字左右

  • 1、只有在光学显微镜和神通更广大的电子显微镜相继问世以后,人们才当之无愧地能够"明察秋毫之末"。
  • 2、老者也算得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知道韩光不想接受自己的热情,无奈之下,只能日后报答。
  • 3、只有在光学显微镜和神通更广大的电子显微镜相继问世以后,人们才当之无愧地能够“明察秋毫之末”。
  • 4、创造游戏的人能取得多少钱?许多许多,因为创造游戏的人秋毫之末,而又有那么多人想玩。
  • 5、它植根于宽广的胸襟,成熟于泰然的肺腑,不论是沧海桑田,还是薄物细故,甚至是秋毫之末,都是灌溉它的源泉。
  • 6、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7、‘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50字左右

  • 1、要知道自己自从修习金鹏族的瞳术之后,不敢说是明察秋毫之末,但绝对不会被迷宫之类的东西搞得晕头转向。

60字左右

  • 1、西莫潘尼克的母亲曾经说过一句极有见地的话:不要屈从于任何微小的事物,哪怕是秋毫之末;否则,不论你多么不屑一顾,都会受制于它。
  • 2、其为化也,虽镂金石,书竹帛何足以举其数!由此观之,物莫不生于有也,小大优游矣!夫秋毫之末,沦于间而复归于大矣;芦苻之厚,通于无?5而复反于敦庞。
  • 3、夫忧患之来撄人心也,非直蜂虿之螫毒,而蚊虻之惨怛也,而欲静漠虚无,奈之何哉?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
  • 4、毛艳玲什么也没看到,但凭借茅山秘法出色的精神感应,她还真的感到那个座位上有些微的气血在流动,只是太过隐蔽,几乎就是秋毫之末

70字左右

  • 1、打开书本,去品味金庸的侠骨,琼瑶的柔情,余秋雨的古旅,马乐斯的孤独,乃至泰山之巅,秋毫之末,南飞的雁阵。让灵魂在书的世界里遨游,让思绪在书的世界里飞扬。
  • 2、从金庸的侠义,琼瑶的柔情,到余秋雨的苦旅,马尔克斯的孤独,我读到了泰山之巅,秋毫之末;从南飞的雁阵,故枝的新叶,我感受到了悱恻缠绵的少妇春梦,隽永曲折的真人妙谛。

90字左右

  • 1、马尔克思的孤独,乃至泰山之颠,秋毫之末,南飞的雁阵,故枝的新叶,隽永曲折的真人妙谛,都是书海中的珍品,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堂下这儿一群那儿一簇,激烈地讨论,办公室内,老师亦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
  • 2、书韵自书中来,在我心中久徘徊,徘徊着,不去了,它让我读懂了金庸的侠骨,琼瑶的柔情,马尔克斯的孤独,余秋雨的苦旅,鲁迅的仇恨,老舍的同情,从泰山之巅到秋毫之末,通过北归的雁群看枯枝上的新叶,书韵悠悠。

词语解释

秋毫之末[ qiū háo zhī mò ]

1.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

秋毫之末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