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遁世的意思 遁世造句

遁世造句


10字左右

  • 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 2、泽风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 3、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 4、遁世隐时潜居其下。
  • 5、我是说,在你之后,我有些遁世,情绪化
  • 6、释义多指遁世隐居。
  • 7、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 8、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 9、这又是美国的遁世主义。
  • 10、而至逃入玄门遁世不悔。

20字左右

  • 1、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 2、齿危发秀,慧眼传神,遁世遗荣,白藋同心。
  • 3、用遁世离俗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4、陶渊明悄然遁世,隐匿南山;孟浩然厮守农舍,归隐田园。
  • 5、几竿翠竹,静处山林,做遁世的隐者,与白云为伴,与山水为邻。
  • 6、生之繁华直至荒芜,换来一个遁世,也值了。
  • 7、用遁世幽居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8、用遁世长往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9、他开始借酒消愁,成天烂醉如泥,以此遁世
  • 10、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30字左右

  • 1、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 2、从那天开始谷古便开始了形影相吊,风餐露宿的遁世离群生活。
  • 3、是的,这是我老爹临走之前千叮万嘱的,必须让我通过遁世剑宫的试炼。
  • 4、幸好心中的朋友之义,男女之情尚在,让李坏打消了遁世隐居修行之念。
  • 5、相比当年对这位神童“奇才”的宣传声势,如今对他遁世离俗的报道,显得低调多了。
  • 6、而遁世风翼自身优越的材质也导致,它的神魂对神力出现了蚕食鲸吞的现象。
  • 7、如果没有师叔和师兄强迫他假死遁世,应该不会那般的刺激到皇帝吧。
  • 8、他的诗所反映的多是遁世隐居的幽居生活情趣,或描写山水景物、旅途风光、田园生活。
  • 9、但我又会想,置身于现实的点点滴滴之中,这种遁世的解脱根本不合时宜。
  • 10、提起遁世隐居,人们往往想起了一个陶渊明,却忘记了一个诸葛亮。

40字左右

  • 1、这是姬瑜孕育遁世风翼的过程中悟出的功法,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震翼则能追风蹑景,名为乘风归去。
  • 2、被郭沫若称为“奇人”、被李济深形容为“将艺术与人生融合成一片”的画家,一生未娶、遁世绝俗。
  • 3、一位遁世高士,乘坐在小舟中,伴随着淙淙流水,看山色、树色,听风声、水声,怡神养性,默参造化。
  • 4、薛师兄与我不同,他出身名门,世代都有名望,他志向自与常人不同,立誓要做一番事业的,不似我甘于遁世隐居。
  • 5、唉,想不到他在睡梦之中仍然一心惦记着天下武林,而为师却遁世隐居不问世事,相较之下实在愧为师表。
  • 6、彼时我遍游于大大小小的山村,名义上是踏青,实际却是连我自己都猜不透的一种遁世的情绪。
  • 7、你静处山间,做遁世的隐者,白云为伴,山水为邻;你独姿庭院,做红尘的雅客,清风明月,淡雅出尘。
  • 8、我愿陪你,撑一船遁世的悠然,泛温柔岁月的涟漪,携清风采莲,吟一曲爱相圆,滴我一滴清泪温暖,暖你半世薄凉!
  • 9、遁世的隐者犹如一口深井,投石于井,轻而易举。但是假如石块沉到了井底,那么请告诉我,谁能将它取出来呢?
  • 10、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50字左右

  • 1、这位被孙中山称为“东亚油画巨擘”、被郭沫若称为“奇人”、被李济深形容为“将艺术与人生融合成一片”的画家,一生未娶、遁世绝俗。
  • 2、人生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吾自结发以来,三年叫案,而小考尚难,岂望月桂之高攀,广坐街杯,遁世无闷,且作岩穴之隐相。
  • 3、一套名为齐旨剑经的遁世绝学,一个隐忍十年的惊天阴谋,一场浩浩荡荡的江湖激流,一曲英雄儿女赤诚报国的英风侠烈。
  • 4、大巫若是在意身份地位,怎么会遁世隐居这多年!再说,老来独居,看起来人淡如菊,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最想有个同伴谈心的。
  • 5、顶多当现代的夏侯消失后,再现身以现代夏侯的身份继续和现代的妻子、同事一起生活,最后若干年后假死遁世,飞升神界。
  • 6、后人看着这样的画面,佩服你毅然决然的勇于进取,折服于你隐居遁世的执着,你的铿锵正气将长留世间,让我流连。
  • 7、往事不堪回首,他早已厌倦了醉生闷死,厌倦了尔虞我诈,厌倦了官场的黑暗腐朽,便愤然辞官,遁世归隐,绝不于世同浊,同流合污。
  • 8、但是遁世不是消极和放弃,对生活的精益求精从不曾降低标准,即使选择最卑微的生活方式,也要尽我所能打造一个自己的王国。
  • 9、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诚然,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平常心是积极人生。
  • 10、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艰辛的劳苦,不要畏缩。否则,他就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的人,碍事的人。

60字左右

  • 1、这是个动乱的时代,金人窃占了半壁大好山河,有志者奋起抗敌,但议和阻止了这等人的爰国之心,有忿而弃俗出家者,有忿而佯狂作态者,更有遁世隐居者。
  • 2、很多人陷入爱情是为了寻找一个遁世的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当他们不值得爱慕的时候,依然有人爱慕他们,当他们不值得赞扬的时候,依然有人赞扬他们。
  • 3、仙佛亦有七情六欲,爱恨情仇,正所谓:不能为人,何以为仙!生有何欢,殒有何苦?虽千万人吾往矣,宁向地狱之中寻涅槃之火,也不愿遁世避祸以求碌碌之长生。
  • 4、“无闻”二字不是不能发达做官的话。“闻”是实在自己能够明理见道,就不做官也是有“闻”了。不然,古圣贤有遁世不见知的,岂不是不做官的人,难道也是“无闻”么?
  • 5、数百年前,诛邪大战尾声之时,飘渺派法力高深的三位祖师突然神秘遁世而去,同时大举兴风作浪的魔道亦消声灭迹,而从此天下太平了。
  • 6、隐遁世外,有隐遁世外的超然。粗茶野泉,疏林小院,山雀为伴,月华为友。住东篱之畔则采菊,居南山之下则种豆,只道自得其乐,像陶渊明一样超脱地生活。
  • 7、陶渊明以独木之舟探世外桃源,述说遁世之道,郑和以商船而七下西洋,传承文明,缩短了大洋的时空距离,这舟啊,是梦的内容,是梦的发端,更是梦的承载。
  • 8、儒家强调社会等级,承认礼节,严格规定举哀朞,甚至棺材板的厚度;而道家是乡村哲学,主张返归自然,遁世绝俗,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身养性,抛开俗念。
  • 9、孔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英雄。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只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

70字左右

  •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伏羲 
  • 2、这是最容易做到的,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做到遁世,都泛舟于社会的巨河,无处躲藏;这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需要一种出世入世的大智慧,一种对时代精神的洞察和对时机的掌握。
  • 3、陶渊明隐居遁世,铿锵正气长留世间;李太白豪放豁达,清新飘逸流芳百世;苏东坡生性旷达,洒脱无畏永垂不朽。这些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让我流连。遁世心,正气浩然
  • 4、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伏羲
  • 5、慎独的滋味,不是消极的遁世之法,而是积极的人世之道;不是掩盖和封闭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把自己囿于象牙之塔中,而是为了成就自己,为了显示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而蓄积力量。

80字左右

  • 1、遁世隐居代表你对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投射和幻想,但因为根本就没有另一个世界,于是你一切的努力都将白费。你们并不需要去修道院或喜马拉雅山,你们不用从这里遁逃,你们必须在这里开悟。奥修 
  • 2、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着,可前知祸福。朱熹
  • 3、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李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只愿考入北师大,为一孺子牛,栽得参天之大树,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 4、隐遁世外,有隐遁世外的超然。粗茶野泉,疏林小宅,山雀为伴,月华为友。不问天下兴亡,只道自得其乐。住东篱之畔则采菊,居南山之下则种豆,,像陶渊明一样超脱地生活,无俗世之烦忧,无红尘之熙攘。
  • 5、遁世隐居代表你对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投射和幻想,但因为根本就没有另一个世界,于是你一切的努力都将白费。你们并不需要去修道院或喜马拉雅山,你们不用从这里遁逃,你们必须在这里开悟。奥修
  • 6、世界上本没有魔鬼,有,也只存在你心中,站起来,大声喊,赶走他,潇洒走一回。困难不在多,而在于缺乏你面对的勇气,冲破他、击垮他。认清自己,消极遁世不是一个想做点事想有所为大丈夫之举。
  • 7、时代发展,物欲横流,我们在繁华喧嚣中保持一颗纯美的心,守住本性,守住一片净土。我们要追赶太阳,让阴暗完全遁世;我们要歌唱美好,让丑恶销声匿迹;我们要坚守爱和善,让人生荷香飘逸,让世界温暖花开。
  • 8、东坡,是遁世的隐者,红尘的雅客。那一竿翠竹便是他的写照,他没有寒梅的香韵,没有青松的傲岸,却是人间常翠的知音。在风起的绿烟里,琴声婉转,唱其清韵,在沉香的水墨里,淋漓瘦叶,舞尽风骨。
  • 9、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着,可前知祸福。朱熹 

90字左右

  • 1、过去对某些人来说更象是温湿适度的温床,助长消极遁世、逃避萎靡。而有些人通往时光往返的驿道,是为了更好的休息养生,为现实寻找不重复往返的路径,让纯真的情愫重又引领灵魂,不至被现实中的光怪陆离引诱、淹没。

100字左右

  • 1、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民国张爱玲的与世隔绝,杨惠珊张毅夫妇选择息影,投身于自己热爱的琉璃这有别于消极遁世,他们选择在风华过后隐去,去守望住本心,因为他们明白既然看不清下一个终点的模样,那就抽离出一切转身去追寻个最初的自己。

词语解释

遁世[ dùn shì ]

1.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

遁世绝俗。

遁世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