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三人成虎的意思 三人成虎造句

三人成虎造句


10字左右

  • 1、"三人成虎,众口烁金",谣言实在可怕!
  • 2、三人成虎,这就是谣言的力量啊。
  • 3、三人成虎啊!“哎,贾武,你这是干嘛去?”。
  • 4、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 5、正是三人成虎

20字左右

  • 1、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
  • 2、这是三人成虎的事,必须辨明真相,以免以讹传讹。
  • 3、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三人成虎,亦能混淆视听。
  • 4、三人成虎虽是无中生有,却可以使一个人的清誉毁于一旦。
  • 5、谣言的可怕就在于三人成虎,说的人一多,会使你弄不清真假。
  • 6、人多嘴杂,不要听信流言蜚语,不然的话,真会三人成虎呢。
  • 7、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正可谓三人成虎,百口难辨啊!
  • 8、三人成虎,狐鸣鱼书;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 9、谨小慎微三人成虎心为形役新亭对泣。
  • 10、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众口能铄金,真是一点都不错啊!

30字左右

  • 1、明明是无中生有的事,往往谣言一传,就会三人成虎,真是人言可畏!
  • 2、侭管这些传说都是空穴来风,但三人成虎,我们也不得不有所防备。
  • 3、对于各种传说,人们总是半信半疑,但三人成虎,又不由得你不信。
  • 4、大动乱中,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致使不少人受到迫害。
  • 5、掌门,三人成虎,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你屡次三番袒护虎臣,难道当大家是白痴吗?
  • 6、本来张蛮鱼只是杀了贼首,但架不住三人成虎的流言,等到了看马小厮耳中。
  • 7、青鸢点点头,信者甚少也在预料之中,反正一个月时间,足矣三人成虎
  • 8、所以此时蛋疼的感觉极为强烈,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三人成虎啊。
  • 9、俗话说三人成虎,一个孩子说有老鬼大人们不信,所有孩子都说有老鬼,大人们就信了。
  • 10、信息碎片化的生活令我们失去了辨别真伪的能力,三人成虎,亦假亦真。

40字左右

  • 1、如果中国铁塔无法清楚地证明自己做到了“三有利”,那么,其结果就可能是“智子疑邻”,更可能是“三人成虎”。
  • 2、坊间流传着鸿鸣脸红如血,清尘颜黑如炭,以讹传讹,三人成虎,黄泉路上后悔迟,鸿鸣清尘君不识。
  • 3、近来不断上演的"三人成虎"之类的事件,不仅给被口诛笔伐者造成极大伤害,也使不少人对网络现状忧心忡忡。
  • 4、三人成虎,他们何以安之若素?殊不知,这些人在数日前就听说山中来了一头虎,他们就是为打虎而来。
  • 5、这些自然被走在大街上的林夜听在耳中,不过以讹传讹三人成虎之言,他却并不放在心上。
  • 6、三人成虎,可为什么明知真相还要欺骗自己欺骗他人呢?因为面子,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起来很傻。刘墉
  • 7、若是只有自己预感便还罢了,但三人成虎,当身边人都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赵轩便开始怀疑了。
  • 8、三人成虎,当第二个被救助者从地上一爬起来,冲着道士怒吼:“我自认为没惹过你,凭什么害我?”。
  • 9、三人成虎,可为什么明知真相还要欺骗自己欺骗他人呢?因为面子,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起来很傻。刘墉 
  • 10、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比喻听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考虑,不要盲从相信。

50字左右

  • 1、黎首辰这才明白,敢情自己早上的无意之举竟然演变成了美女与禽兽的谣言,真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黎首辰在心里叹息。
  • 2、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自古以来,有多少的成语和实例都说明了我们是多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被外人的观点所引导。
  • 3、三人成虎,臣没什么要说的,只是臣也有个疑问,众位大臣这么以讹传讹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凭据就这么胡言乱语?合适吗?
  • 4、你看看,三人成虎啊,谣言这东西,谁知道能传成什么样呢,昨天我还是预备役神仙呢,今天就成了统治者,没准明天我还能下个蛋。
  • 5、三人成虎这话果然不假,这时候伊利亚尔的话让我们觉得这事越听越蹊跷,胖子的故事也变得有那么一点可信了。
  • 6、坐在位置上,想到刚刚被耍的情景,我不由得暗自发笑。心想:没想到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被吴童这小小的三人成虎的计谋给耍了。
  • 7、在网络上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发一些虚假贴子,但是三人成虎,当许多网站都转载的时候,很多人都相信了。
  • 8、自己要是这样被送到巡考的手上,他们几个烂鸟一通叨逼叨,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的故事就会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 9、邱毅指出,民进党了解并没有一招毙命的东西,所以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将小事放大煊染,小事积累多,三人成虎的谣言形成了。
  • 10、三人成虎,以后说不定在谣言的影响下,她不仅能解决老是被男生骚扰的问题,同时还能让她获得一份完美的爱情。

60字左右

  • 1、那个女孩吓得衣服来不及穿,就裸跑出街大呼救命……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传言越来越玄乎,以致我的耳朵也不能对所触及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来。
  • 2、那个女孩吓得衣服来不及穿,就裸跑出街大呼救命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传言越来越玄乎,以致我的耳朵也不能对所触及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来。
  • 3、城市的色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是并不该出现的语言,是多数人道听途说的,在如今这个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的社会,我们都要学会理解城市。
  • 4、人家眉飞色舞,我心里暗自嘀咕:一个两个被忽悠,难不成所有的人都是傻子?这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有没有人想想故事的背后?三人成虎再次被证实。
  • 5、埃里克的宣扬无非是唆使外人不断朝欧拉身上泼脏水,三人成虎,在这一事件中被打落神坛的欧拉祭祀顿时被人编排进各种绯色新闻里。
  • 6、路经办公区域的路上,常道听到了背后叽叽喳喳的议论,这可能是所有公司的通病,八卦总是传播地非常快,而且三人成虎,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
  • 7、人成众,三头六臂齐心干;三人同心,三灾八难只等闲。三人抱成团,三足鼎立可称王;三人三条心,三人成虎也枉然。三生有幸成朋友,团结友爱不可忘!
  • 8、众口铄金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那个名叫曾参的可怜人,只不幸有位同名的杀人者的存在,所谓三人成虎,第三次来人讲曾参杀人,曾母不得不信以为真了。

70字左右

  • 1、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
  • 2、寓言故事就是用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春秋时朞庄周的寓言故事:邯郸学步,吕不韦的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剑,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三人成虎,讳疾忌医,滥竽充数等。
  • 3、对这个老人,众人大多抱有的都是畏惧,可恶名远扬至此,必定是以讹传讹,真实性多不可查,无从考证。不过人们总如三人成虎的故事一般。流言纷杂,再不可信也变为了事实。

80字左右

  • 1、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三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耳鼻一边跟着那两个人一起说,所谓的三人成虎指的便是这个吧!这亦可见,真理有时并不存在于多数人的手中。
  • 2、邯郸学步的主人公是寿陵少年,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是楚国渡江人,三人成虎的主人公是魏国国君,自相矛盾的主人公是楚国卖兵器的人,讳疾忌医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这些奇怪的人都来自于古代寓言故事。
  • 3、我又想起了一则动物寓言:小马过河。我和阿姨难道不是小松鼠和水牛吗?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只道听途说。三人成虎,别人的话未必可信。饭桌上的故事,告诉了我两个字:主见!
  • 4、不见天日,雾霾中的人性善恶难辨,道听途说者早已无影无踪,我探索着这三人成虎、人云亦云的雾霾世界。晨光消失了黎明,沉睡的人们忘记了逝去的回忆,在那一望无际的美好梦乡中治愈着自己。

90字左右

  • 1、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 2、怀王昏塞,不纳忠言,谗陷蔽明,邪曲害公,方正不容,至于忧患,大好山河拱手与人,如弃草芥,其昏其庸也夫!时君即绌,流于偏僻,嫉于上官、子兰、郑袖鲰生之徒,谗鉴于王,纵君忠心耿耿,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奈三人成虎,回天乏术。

词语解释

三人成虎[ sān rén chéng hǔ ]

1.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人成虎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