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自序的意思 自序造句

自序造句


10字左右

  • 1、书的自序和题辞,皆用集句。
  • 2、这本书有作者的自序
  • 3、末有元自序,称字子于,潞水人。
  • 4、葛自序云:人能起信,可免夭横。
  • 5、据自序称,汾生而慕道,尤喜积书。
  • 6、尚书牛弘给笔札令自序,援笔而成。
  • 7、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8、最后一篇杂论则是桓宽自序
  • 9、其卷首冠有龙朔元年之自序
  • 10、涅般会疏诸书自序,皆世次炳然。

20字左右

  • 1、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 
  • 2、自序谓梦周子、二程子各书一三字见示。
  • 3、卷首有自序,论述四六文源流,颇有见地。
  • 4、摘太素疏中可行者下所司,帝自序其首,颁示中外。
  • 5、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
  • 6、从梅曾亮诗集自序中提出的“八蔽”说出发,来论述其诗学思想。
  • 7、一是郑之珍其人在目连戏文前的自序
  • 8、卷首自序所论评史三病、四宜等说,颇为切中。
  • 9、山有读书堂,在新昌庆门院,自序云:顷岁读书于此。
  • 10、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

30字左右

  • 1、故自序云:我家袭秘监之累功,承着作之遗训,代传孝弟,业继典坟。
  • 2、上卷卷首一篇自序,序后列总目,总目后逐一叙述书之十体源流,各系以评赞,终为总论。
  • 3、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说属于志怪小说,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
  • 4、正如他在自序所说: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
  • 5、倘参这二版的译者署名和译者自序,正确的说法当是陈寿彭口译、薛绍徽笔述。
  • 6、时在干隆戊寅孟秋三日,榆中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序

40字左右

  • 1、不可思议,仔细去翻了一下,我最喜欢的那一篇居然是作者的自序,此前还从未觉得那是一篇序。
  • 2、宋公在剑谱自序中说:鄙人年方十五,先大母捐馆,先大人结庐墓右,寝苦枕块,拜风哭雨,三年独处,无敢过问。
  • 3、至于该书的史料来源,据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无非来自邸报抄传耳闻目睹,诸家文集,以及稗官小说、杂缀小品等。
  • 4、初,太宗见幽絷,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50字左右

  • 1、篇自序不长,却掩盖不住他胸中的孤愤和企盼:“我们这一代,‘救国’、‘救世’不是目的,只是抵抗寂寞的手段”。董桥
  • 2、杨炫之对此书也视为名山事业,正如自序所述: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 3、一句倏忽说出的杂乱没有句号的唠叨,在我们为青春之书写自序时会成为经典,没有深意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懂。
  • 4、书的前几页是获得的各种国际奖项与各种版文的自序,我有些感慨余华的强大,掠过无数国内外报刊点评,我进入了正文。

70字左右

  • 1、初初翻一本不厚不薄的莫言文集,里面收集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在自序中,莫言称说此书中多是旧作,正是如此,更能看到那个青春年华中的莫言,年轻的胸中还有几分狂傲之气。

80字左右

  • 1、三十七篇文化散文,一篇自序与后记,文字中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轻松,苍老后的年轻深深地映入眼帘中,刻在脑海里,遗留于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忘怀的,唯有凄伤,苍凉与苦涩。
  • 2、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很有自序的等候化妆,终于轮到我化妆了,阿姨在我眼皮上涂上了绿色的眼影,在我脸上涂上了粉红色的胭脂,帮我头上戴上了螃蟹帽子,我到镜子前一瞧,啊我多帅气呀!

词语解释

自序[ zì xù ]

1.作者自己写的序

2.自述生平阅历的文章

自序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