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映雪读书的意思 映雪读书造句

映雪读书造句


10字左右

  • 1、语本晋孙康映雪读书事。
  • 2、家贫,灯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 3、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 4、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 5、解释: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
  • 6、原指映雪读书时的几案,后泛指书桌。

20字左右

  • 1、因两者毕竟还需要映雪读书、饮冰茹檗的磨炼。
  • 2、如着名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映雪读书灯典故。
  • 3、鸡犬不宁程门立雪映雪读书闭户读书
  • 4、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 5、因后两者毕竟还需要映雪读书、饮冰茹檗的磨练。
  • 6、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 7、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 8、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 9、这句意说,天气太令,不要勉强映雪读书了。

30字左右

  • 1、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 2、解释: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 3、联指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而无油点灯,常在冬季里映雪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
  • 4、夏天时他将萤火虫抓来放在布袋中照明读书;冬天时就到门口映雪读书
  • 5、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 6、映雪堂晋朝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在院中映雪读书,终成大名。

40字左右

  • 1、说张三是如何的悬梁刺股,李四是怎样的凿壁借光,王二更是映雪读书,个个都是勤奋努力,人人俱都拼命用功。
  • 2、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 3、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 4、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韦编三绝孜孜不倦刺股悬梁映雪读书手不释卷学而不厌。
  • 5、今之大家莫不有映雪读书之苦,抑或睹中国新旧交替之巨变,感悟兴怀莫不由衷,是以探物必深,言情必真。
  • 6、书声琅琅书香门第四书五经徒读父书悬石程书仰屋着书一介书生郢书燕说映雪读书着书立说。

50字左右

  • 1、历史上好读之人数不胜数,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这些孜孜不倦的古人的故事无一不激励着我们。
  • 2、力度,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是匡衡映雪读书的刻苦!力度,是我们成功与否的关键。
  • 3、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 4、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练囊装萤火虫数十,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和晋代孙康,聪明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等。

60字左右

  • 1、三余,人生快乐之所在也,冬日映雪读书,夜晚挑灯临帖,雨时听琴研墨,快哉乐哉!每每从江南回到北京,每每人在旅途,我眼前总会亮起三余堂的灯光。
  • 2、古人爱读书,所以才有了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映雪读书的典故我也爱读书,更爱读历史书,从中我明白了各个朝代是因何而盛,又是因何而衰的

70字左右

  • 1、虽然没有像宋濂那样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没有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没有像孙康那样映雪读书但是,难道我们求学路上,真的是一路阳光,一首欢歌吗?难免也有几许艰辛、泪水。
  • 2、晋代车胤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为自己创造没有的条件,刻苦发奋,才博士多才。

80字左右

  • 1、月光透过窗子照进屋里,如水般的清澈,透明,看着一地银色,幼时的我曾幻想:古人映雪读书,那这月光可以吗?时而又想,冬天的雪说不定还没有月光亮呢!于是心里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
  • 2、清晨醒来,我们进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眼前一片茫茫白雪。道旁的树一例是雪白雪白,仿佛开了一树的梨花,白得诱人。虽是早晨,眼前却一片明亮,这雪竟如此耀眼,怪不得古人映雪读书
  • 3、古人有的一边背着柴,一边拿着书读;有的骑在牛背上,捧着书在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日囊萤照着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里,映雪读书。一旦现在有人能做到古人的境界,那种造就是不可限量的。

词语解释

映雪读书[ yìng xuě dú shū ]

1.晋时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后用“映雪读书”作为贫家子弟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典故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明·廖用贤《尚友录》

映雪读书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