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迁都的意思 迁都造句

迁都造句


10字左右

  • 1、祝史作文,先将迁都缘由,祭告宗庙。
  • 2、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
  • 3、以迁都祭告上帝、陵庙。
  • 4、迁都司,赐号励勇巴图鲁。
  • 5、后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
  • 6、周文王姬昌伐甘,迁都于酆。
  • 7、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
  • 8、是时新迁都,宫人多无衣服。
  • 9、由栎阳迁都于此处理朝政。
  • 10、迁都影响国家大计,断不可轻举妄动。

20字左右

  • 1、彭祖迁都后,忽报外敌欲犯,彭祖率军民布防。
  • 2、如此完整的破坏,损失如此深刻,即日本认为迁都
  • 3、后来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传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
  • 4、某以为宜明降约束,以禁传言迁都建业者,姑少待之。
  • 5、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要求。
  • 6、孙权定都武昌不久又迁回建业,原因便是江东大族反对迁都
  • 7、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 8、汤还迁都于毫,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
  • 9、却说北狄自周太王之时,獯鬻已强盛,逼大王迁都于岐。
  • 10、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有着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

30字左右

  • 1、后杨彪先后任司空、司徒之职,董卓欲迁都长安,杨彪犯言直谏,力陈不可。
  • 2、但是,他深知,迁都是一件关乎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必须审慎行事。
  • 3、很多记载说,拓跋宏迁都洛阳,过程充满戏剧色彩,他是连哄带骗,完成了迁都
  • 4、殷墟是商王朝后朞都城的遗址,自盘庚迁都直至商纣灭亡共历273年。
  • 5、建安十六年,吴主孙权接到长史张弘遗笔,说秣陵有帝王之气,请速迁都
  • 6、到了楚文王时,由丹阳迁都于郢,因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7、疏中写道,迁都乃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
  • 8、又说: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
  • 9、杨广还大兴土木,四处修建豪华宫殿,同时,他还迁都洛阳,修建了全新的宫城。
  • 10、寿梦身后,他的儿子诸樊迁都东部太湖流域,并带去了丹阳等一些原有地名。

40字左右

  • 1、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
  • 2、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短短几年,寺院多有“侵夺细民,广占田宅”的行为,甚至到了“寺夺民居,三分且一”的局面。
  • 3、由于鸿海雇佣的人数众多,它的每一次搬迁都会在当地媒体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它自己表现的很低调。
  • 4、当日仲丁迁都于嚣,伊陟、巫咸二人早对仲丁说道:今王迁都,人见王搬动仓廪府库,兼且城郭未完,须防不测。
  • 5、关东军起兵讨董时,吕布亦曾参战,却与将领胡轸不和而被孙坚所败,最后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
  • 6、中国还有长城、北京城等古建筑,就拿明朝来说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下令迁都北京。
  • 7、关羽杀了庞德,擒了于禁,曹操害怕了,想迁都避祸。司马懿献计可以联络孙权,抗击关羽。孙答应了
  • 8、他干了许多件好事,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迁都北京,当年可不是说迁就迁,没有火车和飞机,更没有搬家公司。
  • 9、这大周,妈妈带我去宿迁游玩。我们去宿迁都去了双沟酒业、项王故里、祥和酒厂、洪泗湖、三台山森林公园。
  • 10、在此困难的环境下,司马迁都如此坚强活着,生活是什么?生活只不过是一场大风大雨,度过了,就见彩虹。

50字左右

  • 1、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 2、此外,人生活丰富性的拓展、人主体能动性的提升、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都是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来实现的。
  • 3、春秋时朞,卫成公迁都濮阳,带来了思想解放、文化发展,一时间,“卫郑新声”风靡华夏,“桑间濮上”成为当时最美的繁荣景象。
  • 4、太祖自殿前都虞候再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数从世宗征伐,荐立大功,人望固已归之,于是主少国疑,中外始有推戴之议。
  • 5、蒙古包,分为毡包和帐包,包顶上有圆圆的通风口,前面有可以卷起来的门,冬暖夏凉,而且搭建和拆迁都很方便,非常适合游牧民居住。
  • 6、东汉末年,因为诸侯同盟一起攻打董卓,所以董卓采取了火烧洛阳并挟天子迁都长安,后长安复归曹操的魏国所统治。
  • 7、高句丽王朝最早在桓仁建都,40多年后迁到今天的集安,在这里有400多年的历史,后又迁都现在的朝鲜平壤。
  • 8、董贼焚皇宫烧民房,劫天子迁都城,海内震惊,天理所不容,现在是势穷力竭,只需一战便可安定天下,为何还迟疑不决?
  • 9、孝文帝为童子时,受之祖母言传身教,仰汉族之文化政治,立志变革求进,遂迁都洛阳,推而改之,遂鲜卑与汉同族,其乐融融也。
  • 10、在曹操眼中,袁绍不足为虑,因为曹操在与袁绍结盟剿灭董卓时,因为袁绍的自私和无胆识而错过了剿灭董卓的时机,使董卓迁都逃窜。

60字左右

  • 1、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兵部侍郎何卜年亦请曰: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仪之所,郎主可迁都,北蕃上都,黄沙之地,非帝居也。
  • 2、战国七雄时朞,陈国定都咸阳,赵国定都邯郸,晋国定都大梁,三家分晋后迁都洛阳,燕国定都蓟城,齐国定都临淄,卫国定都会稽,楚国定都郢城。
  • 3、现在,他是天下瞩目的一方主帅,过五关、斩六将、义释华容、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的汉寿亭侯,赫赫扬扬,功勋卓着,把曹操吓得差点迁都的人物。
  • 4、最后商议迁都至乌兰浩特,重整旗鼓,表面上还是重新修好,照常进贡,买通中国官员置办火枪、火炮,加紧训练,起码保证蒙古不被侵略、占有。
  • 5、一望无垠的草原是蒙古族人民自由放牧的大舞台,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最适于游牧民族居住的就是蒙古包,因为它的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 6、后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挟天子,令诸侯,迁都许昌,官渡战袁绍,收许攸,烧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再战,曹操十面埋伏,背水一战,袁绍又败,曹操一统北方。
  • 7、每个人对建国以来的变迁都有不同的印象。对于十岁的我而言,感触最深的还是火车的变化。记忆中,火车是寒暑假回湖北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
  • 8、他是血性中人,却从未显现出一丝鲁莽,他位极人臣,却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他用自己的锦囊妙计助刘邦取宛城,破峣关,脱险于鸿门,烧栈道,平三秦,迁都关中。
  • 9、明朝初朞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35年病逝,其长孙朱允?继位,下令削番。只有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没有被抓,他打入京城当了皇帝迁都北京。

70字左右

  • 1、在和平年代,我们感受了这个词语的魅力,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促进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昭君出塞密切了西汉王朝与匈奴的联系,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
  • 2、话说219年,曹操欲迁都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打电话给张辽
  • 3、就这样,稷下联军以损失了近十万士兵,帝都未央城被暗皇道大军包围,帝朝迁都稷下西北的石邑城的代价结束了战争,当然,这些事情你们大概已经在帝朝的史乘中读过了。
  • 4、比如做人不能太残暴。董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入京后,大肆抢夺,大臣们稍有不慎,就掉了脑袋。这激起了各路诸侯的讨伐。他被迫迁都,可是在迁都前他火烧洛阳,终被吕布所杀。
  • 5、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虽然历尽沧桑,几经翻修,但它如同这棵古树一般,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沧海桑田,历史变迁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体会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思考
  • 6、所谓居安思危,谋之于未乱,北狩的徽宗恐怕追悔也莫及了吧!明成祖朱棣却不满足现状,挥军北上,一举歼灭残元势力,再而迁都北京,拱卫塞北,铸就了大明王朝的辉煌。
  • 7、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
  • 8、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80字左右

  • 1、泱泱中华正喷发着势不可挡的生命之火,社会飞速地发展,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百姓们正斗志昂扬奔向全面小康,中国正呈现国富民强的盛况。这一切的变迁都是华夏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
  • 2、白鹿原位于蓝田县后卫镇的将军令,听说白鹿原原来的名字叫黄土台,在东平王迁都洛阳向东进行时,忽然看见黄土台塬的坡上有白色的鹿在奔跑,白鹿上空紫气环绕,视为祥瑞之兆,顾名白鹿原。
  • 3、大雨如注,白露翻滚,被刘备封为前将军的你,进攻荆州樊城。曹操此时欲派七军援救,因骤雨导致洪水大涨,七军被大水所困,将士纷纷往高处躲避,你乘势坐大船追击,曹军大惊,以致为躲其锋芒险些迁都远离。

90字左右

  • 1、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着作的经转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记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 2、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并与董卓大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建安三年,曹操打败吕布,实力扩大,是自己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出来。
  • 3、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了日本的首都,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程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 4、现在已是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吹过,好像一把把利刃吹刮着人们的脸颊,窗户蒙上了哈气,偶尔会接触一条霜花,因为北方没下雪,所以干燥且寒冷,我们拒绝的所有的室外活动,躲在屋里,看着外面的大雁迁都

100字左右

  • 1、清朝迁都北京后,经康熙、干隆时朞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着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 2、如果我可以穿越的话,我一定去做第二个婵娟,心系黎民,体恤苍生;我可以穿上隐身衣,拿着打狗棒,把张仪撵出楚国的城池,让他处处碰壁;我要和先生和那些黎民百姓都迁都到另一个城市,看着那些昏君自投罗网,自作自受……可是,我还是停在了历史的边缘。

词语解释

迁都[ qiān dū ]

1.迁移国都

迁都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