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安史之乱的意思 安史之乱造句

安史之乱造句


10字左右

  • 1、安史之乱中,杜甫四处漂泊,穷愁潦倒。
  • 2、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 3、安史之乱虽平,边患尚未根除。
  • 4、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
  • 5、他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
  • 6、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 7、不久,遇到安史之乱,师便遁隐。

20字左右

  • 1、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 2、安史之乱对于诗歌来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3、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
  • 4、可你,是否还存在一丝眷恋,安史之乱后的流放,你,安乐吗?
  • 5、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杜甫心目中的大唐已渐行渐远。
  • 6、安史之乱仿佛在一夜之间,又仿佛那么漫长、无奈。
  • 7、从此将帅二人齐心协力,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显着。
  • 8、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做出忏悔,承认自己用错了人。
  • 9、恰逢安史之乱,他出山加入了起兵平叛的永王麾下,成为谋士。
  • 10、可终究红颜祸水,那日安史之乱她香消玉殒,他悲痛万分。

30字左右

  • 1、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
  • 2、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 3、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 4、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 5、安禄山一句阿谀奉迎的话,就讨得唐玄宗的欢心,于是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 6、为了逃避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全家人到了成都,居住在了茅屋里。
  • 7、然而,安史之乱打破了二人的爱情,唐明皇迫不得已赐死杨贵妃,两人的爱情就此了结。
  • 8、唐朝大历年间十才子之一韩翊与名妓柳氏两情相笃,无奈安史之乱,两人分手。
  • 9、在安史之乱被无辜涉及而困于长安十年后,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 10、最终埋下了安史之乱的大祸,使大唐元气大伤,即使有回天之妙手也难医大唐之病症。

40字左右

  • 1、杜甫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有“诗史”之称。
  • 2、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
  • 3、唐代儒学日趋衰落,但安史之乱前后,又出现儒学复兴思潮,这种思潮是推进文体革新的直接动力。
  • 4、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 5、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军队拥立节度使的事,真是数见不鲜,到五代,军队便进一步拥立皇帝了。
  • 6、后来,他又下诏让杨还俗,带到宫中养了起来,百般呵护,日日沉迷酒色,以至荒废国事,最终爆发安史之乱
  • 7、从天宝元年,官至翰林供奉,到天宝14年安史之乱,被捕后流放夜郎,李白在大起大落中度过传奇的一生。
  • 8、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稀里糊涂了几年后,又跌入了万丈深渊,他被流放在夜郎,而这时,他已年过半百。
  • 9、想必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个杜甫草堂,那是杜甫在发生安史之乱之后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成都建立的故居。
  • 10、他或是忘了惊鸿一瞥的梅妃,可是谁又能想到一场安史之乱,让他在马嵬坡亲手赐死了杨贵妃。

50字左右

  • 1、史书中的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步入中年才怠问政事,宠幸宦官,专以声色为娱,导致着名的安史之乱
  • 2、虽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武氏专权,出现了唐玄宗娶儿媳妇为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至于其它的风流韵事则层出不穷。
  • 3、面对南诏与吐蕃的乱局,面对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怛罗斯之战,面对涂炭生灵的安史之乱,他又如何重写历史。
  • 4、安史之乱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江南地区正式成为经济中心,“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就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
  • 5、安史之乱前夕的长安,如此浮华却缺乏真正的伟大!名来利往,人们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类变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险。
  • 6、无论是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还是晚唐的安史之乱,他们虽然都是失败的,但掀起了各地反抗的浪潮。
  • 7、自古君王迷色误国,爱江山更爱美人,只可惜李隆基生不逢时,安史之乱,六军不发,君臣出逃,情急之下,只有以杨贵妃的死换得苍生性命。
  • 8、书中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大禹治水,从刘邦项羽写到玄武门之变,从安史之乱谈到朱元璋起兵,从垂帘听政一直到武昌起义。
  • 9、哪位金雀钗玉插满头,霓裳羽衣翩翩歌舞的杨贵妃,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被一场安史之乱刺死于马嵬坡下,为唐明皇真爱魂断红颜。
  • 10、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埋下了灭国的祸根;唐玄宗宠爱贵妃玉环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使盛唐走向衰微。

60字左右

  • 1、安史之乱猋发出波澜壮阔的大唐画卷,家仇国恨铸就成莽宕遒豪的英雄史诗,诡谋谲略霾蒙着炜煌空前的武林盛世,崎峗岖崟笃证了白首不渝的爱情誓言。
  • 2、我盛赞汉武帝以公主和亲匈奴,而换来的暂安,我痛恶商纣王因妲己而误国,我鄙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乱
  • 3、唐玄宗如果能保持以前的作风,安史之乱就无从发起,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可以养精蓄锐,保持体力,训练军队,安插将领,兴许唐朝还能延续下去。
  • 4、繁华处,安史之乱,恰是大唐的一半,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笙歌间,靖康之耻,恰是大宋的一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5、战争总是很残酷,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已进行了几年之后,我们的主人公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就任之路也走得十分艰难。
  • 6、据说,在唐朝时朞,为平息安史之乱,大军队来到了长安,他们随身携带着干粮,也就是现在的砣砣馍,当时馍又干又硬,不好食用,他们就用羊肉汤泡着吃。
  • 7、然而天不遂人愿,你出生在太平盛世末朞,玄宗已丧失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沉湎于美色,宠幸奸臣,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8、后来的安史之乱,他追随的主子先平乱后造反,导致受到牵连被流放,后半生一直漂泊各地,如无根之浮萍,财富似乎也没带给他多少幸福。
  • 9、传说,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与杨玉环正在华清池中沐浴,叛军跟在后面到了山脚下,天上下起了像核桃大小的冰雹,叛军只好撤退了,而山上却晴空万里。
  • 10、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懵懂无知的你,带给你的是无尽的恐惧和担忧,好在逃亡的路上,玄宗对你一如既往,使你的心稍稍平复。

70字左右

  • 1、公元760年,大诗人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流落到了成都,他在城西浣花溪畔,得亲友相助,构筑起了三间简陋的茅屋,在故交严武的资助下,总算过起了安定的生活。
  • 2、长此以往,唐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和大臣被迫逃离京城。众臣不敢怀怒于天子,只能把心中的怨气撒在女子身上。群臣共同祈求玄宗下令杀掉女子,为了平息眼前众人,只得照做。
  • 3、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鸟语花香,姹紫嫣红。正在作诗的杜甫,想到了七年的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心中不由得焦躁不安。他放下毛笔,打算出门散散步。
  • 4、奈何安史之乱动摇了大唐江山,干坤腐儒,老马识途亦不能挽救大唐江山!你的身影也随安史战烟逐灭于历史长河,但是你心系天下,你心系苍生,你忧国忧民的精神永远随着历史长流!
  • 5、一场安史之乱,3600万人长眠于沙场。青史中人们看到了无数王朝的兴盛,记住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名字,却不知有多少无名小卒静静地躺在历史的一隅,任凭岁月为他们蒙上尘埃
  • 6、渐渐地,哭声离我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阵阵叹息,啊,原来是唐朝诗人杜甫,听着你的叹息,为你感到悲哀,你原本生活在开元盛世,却因安史之乱流离失所,作文我读书我快乐。
  • 7、安史之乱时人们各自逃命,安史之乱时人们无家可归,这句诗是你忧民之心的完美体现,你一生不得志,却把天下苍生都记在心间,看得比自己还重,我懂你你的忧民之心。
  • 8、江山已经亡,试问,有什么能比失去江山,失去万民更悲痛的事呢?或许你还觉得不是,你还在想着贵妃醉酒,想着华清出浴,想着一骑红尘妃子笑……李后主啊,你为何不想想安史之乱
  • 9、八世纪时,由唐、新罗、日本、渤海等构成的东北亚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罗间的政治交涉展开论述。
  • 10、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国安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80字左右

  • 1、诗人坐在窗边远眺西岭,只见山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他借景抒情,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成都草堂,借春天的美景抒发感情,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2、仕途坎坷,前路渺茫,苏东坡与李白在凌厉的寒风中匍匐前进,当再也承受不住忍耐的极限时,两位伟人决定离开离开并不代表逃避,并不代表忘国,安史之乱李白诗仙曾两度从军就是最好的见证!
  • 3、唐诗更多含有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它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它伴着国家发展,在贞观、开元盛世有它,在安史之乱也有它,在历史的洪流中,它从清雅转入豪迈,像一位幼稚的孩子转化为风霜老人。
  • 4、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仕进无门,困顿窘迫,一生郁郁不得志。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杜甫颠沛流离,从小家境富裕到如今无处安身,这命运的转变好像一场梦。
  • 5、安史之乱,那年多少人血染沙场,他临走时的绝然近在眼前,他本该平安归来,却为救人性命,葬身悬崖,再无归朞,你突然明白,他还是当年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只不过他选择的不是你的浩然正气。
  • 6、再回首安史之乱日暮的蹂躏,映着卿卿红颜的婉嫕,八骏的铁蹄践踏着历史的古道而无一身忧悒。再回首盛世贞观几多荣的繁华,嵌着李家拈须而眉,以两岸的江山,文武的叱咤,掩遮大宋的缱绻。
  • 7、上承贞观遗风,下启开元盛世,玄宗原本不失为一代明主,他究竟为何葬送了大唐的盛世风华?只因沉醉于美色歌舞,华清池的缕缕薄雾让他看不见大唐原本应有的美好前景,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大祸。
  • 8、公瑾啊,为何你不能与孔明共存呢?为何你一定要选择消灭这个敌人呢?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试问:为何会发生这场大乱呢?我认为是唐朝缺少了凶猛的敌人,安于现状所导致的。
  • 9、但因为种种的原因是,他终究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当上了一个很小的官,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止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0、可我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大唐盛世、安史之乱、清军入关都让我魂萦梦牵。临摹后的我又刻画到如今的我,是柏拉图世界中的精神回归肉体吧,可我也只是这虚浮的沉像,算不得什么力量。

90字左右

  • 1、若没有乌台诗案的打击,才华横溢的东坡也许不会真正接触到真实的民情、民生,不会有如此丰富的人生体验;若没有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也许不会有如此雄浑开阔、沉抑顿挫之诗风,不会有如此深入骨髓的国家兴亡、百姓苦难。
  • 2、少年时朞,他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青年时朞,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中年时朞,他赐金放还,各地交游,入仕求官,经历坎坷;老年时朞,他安史之乱,流放夜郎,诗名如花,身处苦地。
  • 3、我将头伸出被窝便感到像是什么东西在一个劲儿地敲我的脸,是雨,雨不间断的向人间猛砸,却忘了我没有任何避风避雨之处!我将侧脸对准雨滴,睁着眼睡不着,自从安史之乱开始,我就开始失眠,如今这雨不断,我可是更加睡不着了。
  • 4、唐玄宗,为帝之朞,初得百姓信任,从而有史上的开元盛世,而到了后朞,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任用杨氏兄弟、姐妹为官,并渐渐疏远朝中重臣,唐玄宗为杨贵妃大力修建宫室,开始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怨恨,于是安史之乱发生了。
  • 5、今天回想起导游对这首是诗句的解说时仍旧让我激动不已,在当时的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眼见山河依旧在,但却是过破而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热爱祖国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而写下的诗句。
  • 6、功利之尘虽无,但你的满腔报国之心却从未更改,安史之乱时,你已及近古稀之年。但你却仍希望在垂暮之年,为国家出一份力,但却因病返回,未能如愿,次年病逝,自此一代诗仙溘然长逝。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的传奇。
  • 7、于是,在为政的后朞,他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加上政策的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不安好心之人,妄图以此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 8、开元之治,是继贞观之后第二个盛世,可惜唐玄宗晚年因迷恋杨贵妃,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虽后来终将乱事平息,但这次叛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夜盛唱,亦成了过往。
  • 9、最优秀的诗赋不在盛唐,而是安史之乱后的一段家国几亡;最绰约的花姿不在灿烂的夏花,而是凌寒的冬梅;最光辉的家族不在红楼贾府,而是魏晋王谢;最澎湃的波浪不在浩瀚大洋,而是悬崖壑谷。逆境逼迫他们成功。
  • 10、唐朝在鼎盛时朞,安禄山反叛,形成了安家和李家争夺天下的局面,老百姓民不聊生。诗人杜甫也和老百姓一起逃往比较安定的梓州。最后安史之乱平定,杜甫也回到了自己的成都草堂,与老乡一起喝酒谈天,作诗吟赋。

100字左右

  • 1、要说钱,就更尴尬了,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做过宰相,他年轻时家境应该是挺好的,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只能带着一家老小四处漂泊,在成都逃难时,有个叫严武的后生接济他们家,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再加上战乱频繁,居无定所,最后还困死在船上。
  • 2、他至少经历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安史之乱,他至少有过一个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他至少没有荒废自己的一生,将自己一生的见闻及亲身体验的事记录了下来,甚至被我们所有人所赞叹,我真的好羡慕他,如今再次来到杜甫逝世的地方也已是物非人亦非了。
  • 3、别人都以为是紧要公文,谁会知道这一切只是为了博得妃子一笑呢?回望华清宫,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君主,不要因为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这贵妃的笑,隐藏了多少人民水火不如的生活和辛酸的泪水,一切都在安史之乱中一斩红尘,皆空。
  • 4、公元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 5、如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抓入长安,而后他历尽艰辛终于逃脱,从而因感其忠心而被唐肃宗封为左拾遗,正当他以为自己可以施展抱负是又遭贬谪,这不正是因祸得福,而又因福得祸吗?杜甫一生不得志,他经历了多种苦难,但他仍坚强地活了下来,才铸就了他的辉煌。
  • 6、养在深闺的杨贵妃与唐明皇初识,却暴发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活活绞死,唐明皇在流亡中不断地思念她,在诗的末尾,唐明皇请了道士,想要寻找杨贵妃,可是,杨贵妃那还能回的来呢?即使他们两个彼此之间的爱情再过忠贞不渝,也无法踏过生死。
  • 7、马崽坡前,至今可曾留着你的一缕香魂?夜莺啼啭,唱的可是你曾跳过的霓裳舞衣之曲?桃花芳菲,那枝头盛开的可是你殷红的的鲜血?安史之乱的刀光剑影终究刺破了你华美的梦,你那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王终究没能给你天荒地老。
  • 8、从安史之乱开始,河北二十四郡唯有你颜真卿驻守的平原郡没有落入贼手,在无数次抵抗中,你失去了多少亲人与朋友,司马和琳,女婿李平,无数的伤痛在你的心中徘徊,但是你一直忠心大唐,誓死与敌军抗衡,这正是你留给我们后人精忠报国的力量。
  • 9、由于杨玉环美貌出色,能歌善舞,唐玄宗每天听杨玉环唱歌跳舞,沉迷于美色歌舞导致国家衰落,在安史之乱外侵入打到皇宫,他都没有丢下杨玉环,带着杨玉环逃跑,跑到马嵬坡,朝臣们因为唐玄宗迷恋杨玉环导致国家衰落,逼着唐玄宗杀死杨玉环。
  • 10、年轻时考科举被小人所害,后在因爷爷官位做一个工部,一心图功名的他,就职与官位,才看到官场的黑暗,人民的悲苦,又因安史之乱,官职卑微被逐出,更使他具有远大的抱负,及忧国忧民的忧患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词语解释

安史之乱[ ān shǐ zhī luàn ]

1.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安史之乱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