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贤才的意思 贤才造句

贤才造句


10字左右

  • 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2、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 3、我们要广罗贤才,反对任人唯亲。
  • 4、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 5、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白居易
  • 6、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 
  • 7、二高注重招纳贤才
  • 8、将见贤才蔚起,劫运顿消。
  • 9、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 10、若贤才得用,则群贤毕至。

20字左右

  • 1、承天子之命,布于襄阳,虚席以待贤才,不胜惶恐。
  • 2、皮鞭抽打是不会产生贤才的,引申之意是贤人在于教育培养。
  • 3、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则会与贤才失之交臂。
  • 4、我们的经理以貌取人,当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贤才了。
  • 5、无论哪一个行业,用人要用贤才,为了利益,没有傻子用佞人的。
  • 6、徒拥虚名,坐縻厚禄,贤才不克自见,知勇无所设施。
  • 7、战俘处置后,我看我朝应该开科取士,多选贤才,才能国运兴盛。
  • 8、二人皆为天下名士,当世大儒,有立地书橱之贤才
  • 9、夫门望者,乃其父祖之遗烈,亦何益于皇家!益于时者,贤才而已。
  • 10、但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

30字左右

  • 1、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 2、一个公司如果不选拔贤才,而是黄钟毁弃,压抑人才,那前途一定不妙。
  • 3、此诗一赞贤良,二揭奸臣,提示要以史为鉴,要明辨是非,亲贤才,远小人。
  • 4、百日冲刺,苦战三四五,喜看凰墩飞彩凤;一心教学,笑迎七八九,争传瓜井育贤才
  • 5、赢要赢得潇洒曹操在翦除袁绍以后,一鼓作气,平定乌桓,肃清残寇,招徕贤才,拓边安民。
  • 6、班婕妤贤才通达,所作之赋,文辞哀楚凄丽,千百年来被传诵不绝。
  • 7、燕昭王深知这个道理,他对贤才大胆使用,破格提拔,使贤才有职有权。
  • 8、臣生长荜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 9、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
  • 10、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40字左右

  • 1、为从长远发展的战略出发,广招贤才,拥有高、中级工程师,专业焊工、车工、铣工等工人数十名。
  • 2、所以他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
  • 3、依臣之见,只要轻征薄敛,抚恤百姓,简选贤才,托付老臣练兵御悔,中兴之功,旬月之间就可有所希望。
  • 4、许卲每个月都要公布对于天下贤才的评价,从朝廷到地方,每个月都等他公布分数和评语,被称为“月旦评”。
  • 5、汤、武这样的明君得与伊尹和吕尚这样的贤才相遇,在兴邦立国的大业中如同云生龙,风随虎一般。
  • 6、我们班贤才众多,像无数繁星点点,数也数不清。现在我就随意向你们介绍介绍,当然排名不分先后!
  • 7、我的妈妈多么勤劳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广读敏思,争做贤才,才能对得起伟大的妈妈。
  • 8、纵观古今,伟人圣人大多办实事,而那些天生善言者却不一定能成贤才,于是发现,做人不能纸上谈兵。
  • 9、宽以待人,扬长避短,使刘备广拦贤才,夺取天下;刚腹自用,匹夫之勇,使项羽众叛亲离,自刎乌江。
  • 10、二低在茅庐,为求得贤才,他吃了两次闭门羹,但他却毫无怨方,不觉丢了脸面,终究得了一个名相。

50字左右

  • 1、腊八节到了,送你“八才”:祝你早日成为干才、将才、天才、奇才、全才、通才、大才、贤才。才气冲天,尽展风采,造福社会,名扬后代!
  • 2、百年一中育数代贤才,喜今朝桃芳李艳频让宁江添秀色;校本理念开千秋伟业,待明日俊采星驰再为华夏创辉煌。
  • 3、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
  • 4、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 5、陛下诚欲致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使奋威淮浦、震服蛮荆者,故宜畴咨博采,广开贡士之路,荐岩穴,举贤才,征命考试,匪俊莫用。
  • 6、皇上超擢贤才,固然是幸事一件,但却由此引发幸进之风,使人阴喜钻营之道,而沉滞者不自咎才智之不足,反徒怨进身之无阶。
  • 7、再说孙权,十八岁弱冠之年,继父兄基业。敬揽张昭、重用鲁肃,信任周瑜。广招贤才,奖励农耕,开荒三年不纳税,使江东很快富庶起来。
  • 8、人人皆知,这是一首写追求心中思慕的人而不可得的诗,但思慕的究竟是谁呢?是贤才,隐士还是朋友、情人,我们不得而知。
  • 9、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
  • 10、齐桓公不及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终成霸业;刘玄德三顾茅庐得贤才,如鱼得水,三分天下有其一;韩琦宴上,容人之过,部署效忠。

60字左右

  • 1、送你一副对联,上联:勤,勤,勤,勤能补拙出智慧;下联:俭,俭,俭,俭以养德出贤才。横批:勤俭成仁。世界勤俭日祝愿朋友,勤学获得报国智,节俭收获爱民德!
  • 2、唐尧又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
  • 3、另外,也不乏仿效武后招北门学士的故智,借编注之名广聚贤才为自己培养私人班底了,这点心思,自然瞒不过武后,这也是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 4、水唯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人唯修身才快乐,心能自律显高岸。国有贤才扶世运,邦兴文明自泰安。杏花春雨清平调,自然生态和谐观。
  • 5、你是鲁国闻人,通达古今,学识渊博,名声闻于诸侯,季孙大人有志强大鲁国,怎会舍仲尼这等贤才而不用呢?如果你愿意从仕,愚兄可以为你引荐。
  • 6、屈原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他对君王忠心耿耿,在与子兰、靳尚等人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才智,使反对派心怀嫉恨,以至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
  • 7、送你一副对联,上联:勤,勤,勤,勤能补拙出智慧;下联:俭,俭,俭,俭以养德出贤才。横批:勤俭成仁。世界勤俭日祝愿朋友,勤学获得报国智,节俭收获爱民德!
  • 8、噩耗传来天色暗,潇潇冷雨化悲情。同窗学苑言肝腑,唱曲歌台悦隽英。老酒深醇仁义厚,贤才坦荡鉴心诚。一樽还酹君魂祭,但恨蜉蝣断尔生。
  • 9、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 10、同样出身微贱、知民间疾苦、礼遇贤才、勤政不辍的钱镠、福建二王、后唐明宗、后周太祖都瞠乎其后,即使礼贤好学、眼光远大的南唐烈祖也仅可望其项背。

70字左右

  • 1、当务之急正礼想请父亲大人、岳父大人以及黄太守和诸位叔父,为我儿取一名字,诸位叔父皆为本地贤才,我儿若能得到诸位叔父的赐名,想必将来必能光大门楣。
  • 2、就拿我来说吧,我又是大班长,又是科学班长,又是体育班长,还是英语组长,权力好集中啊!其实我们班能干的人多着呢,请班主任大人睁开慧眼,广招贤才吧!我们班的第二少:才子少。
  • 3、翻阅历史的华章,多少位王侯将相,多少个贤才雅士,多少对绝代佳人,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让人扼腕叹息。有多少位英雄豪俊成于面子,又有多少个壮志男儿败于面子。
  • 4、有些人对自己有恶毒的想法,想伤害他们,甚至砍掉他们的头,肢解他们的身体。当他们被这样对待时,他们仍然没有怨恨,也就是说,忍受羞辱。只有圣贤才能做到这一点。
  • 5、王羲之结名流而汇兰亭聚贤才,疏朗简静乘风而飞,其中姿态茕然独树,胸怀吐天纳地,飞之高,怀之壮,也正是这种飞翔,成就了千万魏晋风骨,化作了志趣的拓落和文明的浩淼澹澹!
  • 6、勾践在回到越国之后,立下大志势必要报此仇,攻打吴国,并且付出了努力,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始终没有忘记誓言,最终攻打吴国,实现了自己的大志,成为春秋时朞最后一个霸主。

80字左右

  • 1、我想拉回乌江边的霸王,他会回到故乡,吸取教训,重整旗鼓,他会放低姿态招揽贤才,他会铭记那些热血洒江的战士,他会用一颗坚韧的心东山再起。可惜美梦惊醒,到头来却是镜中月水中花。
  • 2、她一定是后悔过走一条称帝路吧,身为君王,她必须抛弃儿女情长,为了李氏社稷,她亲手杀死了至亲骨肉;她一定是在百般无奈下才走的这一步称帝路吧,毕竟,当年李氏未有贤才可掌管天下。
  • 3、与唐太宗一样,励精图治、任用贤才、重视科举;他还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唐朝的统治者勤政爱民,官员廉洁奉公,而这,也为唐朝的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闻名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 4、所以,为人处世当如蔺相如,凡是让它三分,对于自己,也对于他人皆有害而无一利:而不可学周都督,虽有一身统领千军万马之才,却无容贤才之度量,到头来也不过是给自己平添一些烦恼罢了。
  • 5、我们是梦想者,我们是奋斗者,我们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一定不负祖国,不负人民,不负青春,不畏将来,一定会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茁壮成长,广读敏思,争做贤才,实现理想,争创贡献,报效祖国!
  • 6、骆宾王的这句诗,若是被当今朝廷视见,估计又是入狱。朝廷的黑暗埋没了多少英雄贤才,多少郁郁不得志的才人退隐山林,但他们又能如何呢?他们无非只能舞文弄墨来发泄、来倾诉自己的屈闷。
  • 7、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
  • 8、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

90字左右

  • 1、他求贤若渴,重视贤才,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自己,光着脚就来接见许攸;他靠自己的诚心获得了许褚典韦两员干将;渴望得到关羽而厚礼相待,即使关羽依旧回到刘备身边还过五关斩六将他却没让人追杀。
  • 2、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你决定招贤更多的贤人,可是整整一年,没有招来一个贤人,后来,你听取了一个会九九算术人的建议,各地贤才接踵而来,你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虚心接受,使你又变得更加富强,为历史又添上了一抹色彩。
  • 3、像勾践、鲁庄公都是和刘邦一样重视贤才的。勾贱因为听取了文种范蠡的高见成为霸主;鲁庄公听取曹刿的意见打败了齐军。但像卫庄公、楚怀王也都是因为没有听贤人的意见而丢失皇位。可见刘邦的眼见实在是高。
  • 4、古代帝贤舜,父亲愚昧,后母性嚚,弟弟傲慢,但是舜依旧与他们生活得和和睦睦,尽孝悌之道。后来,国君尧得知他贤才又遵从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和善,于是把自己的两位公主嫁给舜;又让舜几经升官,继承了自己的帝位。
  • 5、但,像烛之武这样的大好人才,身为一国之君的郑王又有没有善用呢?选举良才,为政之本。倘若郑王能善用贤才,尽早任用烛之武此等良才。那么,郑国会落得如此田地吗?相反,还有可能会成为雄霸一方的霸主。
  • 6、项羽非常高傲,感觉自己非常的厉害,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善于运用贤才,于是在他身边待着的一些谋略之士还有那些有着远大抱负的人,要么走了走,要么逃的逃,要么就去投奔了汉高祖刘邦最终使得刘邦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100字左右

  • 1、或许很多人会说他愚昧,不懂得用策略使计谋,可能有些时候不择手段真的是胜利的唯一出路,但他毕竟是西楚霸王,这一辈子总是行得正、立得直,是一位宁折不弯的真英雄真豪杰,又怎么可能夜里偷袭他营,派人笼络敌方贤才,做这些不从正面攻击的事呢?
  • 2、周文王为了消灭残暴的商纣王,到处访贤求能,他在渭水南岸遇到了直钩钓鱼的姜尚,听了他对治国安邦的一番见解,心悦诚服,马上请他到王宫,这位姜太公在文王死后,辅佐武王伐纣,一举灭商,文王靠他的远见卓识访求到了出类拔萃的贤才
  • 3、过了一段日子,韩信去楚国参军,想大展宏图,可是楚霸王的目中无人却让韩信的才华无处施展,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后来韩信又听闻沛公刘季招收兵力,便从楚营辞职,去了汉营,主公刘季谦虚待人,又好贤才,韩信才有了领兵打仗的机会。

词语解释

贤才[ xián cái ]

1.亦作“贤材”

2.才智出众的人

贤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