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借古讽今的意思 借古讽今造句

借古讽今造句


10字左右

  • 1、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
  • 2、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伤时之作。

20字左右

  • 1、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 2、古代有些咏史诗,喜用借题发挥的手法,多半在借古讽今
  • 3、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 4、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借古讽今,托物寓意。
  • 5、柏杨一生针砭时事,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
  • 6、人在这个时辰看山也感伤,看水也感喟,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 7、从使用的笔法来看,它借古讽今、干预现实。
  • 8、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 9、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
  • 10、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

30字左右

  • 1、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 2、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 3、她,既能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又能化腐朽为神奇,见证世界的奇迹!
  • 4、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 5、片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借古讽今显然使监察人员感到十分不安。

40字左右

  • 1、从规范用字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写规范的“借故”、“借古讽今”、“凭借”等,不宜写夹用繁体字的“借故”等。
  • 2、掌握好写作方法如:首尾呼应、正面侧面、借古讽今、承上启下等,就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好文章。
  • 3、咏史怀古诗词:表面在"历史事件"或"往古人事",其旨意却在借古讽今,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
  • 4、宋元的借古讽今南宋时朞,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
  • 5、这是李清照的词,她的诗词是她的一生。她十七岁,当时正值北宋证据混乱,大批有才之士以笔为枪,借古讽今

50字左右

  • 1、漫画中将慈禧太后的形象与江青的形象“合二为一”,“化神奇为腐朽”,虽然展出的效果颇佳,但是其“借古讽今”思路及做法,仍然还是老套子。
  • 2、画报既批判又戏谑,揭露腐败无能的政府和贪官污吏们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唤醒人们的思考和良知,借古讽今,用得恰到好处。

60字左右

  • 1、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80字左右

  • 1、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他大胆的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

90字左右

  • 1、有太白,豪放不羁,才高八斗,对月吟诗,月下饮一杯琉璃的觞,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有摩诘,月下竹林抚琴一曲,僻居深林却与月心心相印;有杜牧,夜泊秦淮,眼望灯红酒绿,香衣丽影,再闻艳曲,不禁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故而青史留名。
  • 2、有太白,豪放不羁,才高八斗,对月吟诗,月下饮一杯琉璃的觞,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有摩诘,月下竹林抚琴一曲,僻居深林却与月心心相印;有杜牧,夜泊秦淮,眼望灯红酒绿,香衣丽影,再闻艳曲,不禁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故而青史留名。
  • 3、同时不要健忘,不论出于何种复杂的启事,元朝统治阶级答应了这类抗争豪情的存在布满,答应了剧作家们的各类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也是元朝文人得以创作创造出光辉的新艺术新文化,建筑出新的时代精力的条件条件。
  • 4、同时不要忘记,不管出于何种复杂的原因,元代统治阶层允许了这种抗争情绪的存在弥漫,允许了剧作家们的各种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也是元代文人得以创造出辉煌的新艺术新文化,构筑出新的时代精神的前提条件。

词语解释

借古讽今[ jiè gǔ fěng jīn ]

1.假借评论古代人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生活

借古讽今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