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雅俗共赏的意思 雅俗共赏造句

雅俗共赏造句


10字左右

  • 1、这影片雅俗共赏,上座率当然高了。
  • 2、这部小说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 3、春晚的小品真是雅俗共赏
  • 4、怎样才能雅俗共赏才好。
  • 5、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
  • 6、便于自娱自乐,雅俗共赏
  • 7、整幅作品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 8、其谐诗、谐联、妙批雅俗共赏
  • 9、此菜是雅俗共赏的无锡名菜。
  • 10、古中凄凉,凉中透雅,雅俗共赏

20字左右

  • 1、他的画雅俗共赏,因此很受大家欢迎,销路甚好。
  • 2、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 3、他的京剧表演得维妙维肖,精彩极了,可以说雅俗共赏
  • 4、这台节目,有声乐也有歌舞,还有曲艺,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 5、艺术的表现需要雅俗共赏,而非仅仅满足一部分人的胃口。
  • 6、火山村镇朴拙淳美,那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美。
  • 7、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 8、“蒙娜丽莎”这幅画可不是雅俗共赏的哟!
  • 9、文章不能故作高深,要雅俗共赏才是好文章。
  • 10、相声小品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30字左右

  • 1、让优美的表演艺术能普及化,做到雅俗共赏,老妪能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 2、这部电影,幽默风趣,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 3、她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和喧哗的消费文学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 4、音乐会上,既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又有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 5、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 6、对联属对工巧妙,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能令人捧腹大笑,而且还引人开怀畅饮。
  • 7、喜剧文学有她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为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 8、先生写白话诗作,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妙趣横溢,涉笔成趣,雅俗共赏
  • 9、孩童在“两江”里嬉戏,老妪在树阴下闲叙,掬一抔池水,与月同辉,观一曲泉舞,雅俗共赏
  • 10、原来,任何数学题材到了他手,都能写成雅俗共赏,妙不可言,使我爱不忍释的文章。

40字左右

  • 1、冀派内画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远,气韵生动,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 2、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 3、中国的民族歌剧,尽管不像西洋歌剧那样阳春白雪,但她同样引人入胜,而且能够雅俗共赏
  • 4、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它们的雕刻独具匠心,各具特点和行态,真是雅俗共赏的杰出文化瑰宝。
  • 5、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 6、这或许间接解释了此片为什么在娱乐性方面会变得比较迎合大众口味,电影风格亦变得雅俗共赏
  • 7、此书的编写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要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
  • 8、这本兼容并蓄的小说阿黛尔可能会喜欢:对她来说这是新作,被评论家认可,并且看起来雅俗共赏
  • 9、毕竟她关心的是作为作家的狄更斯,他作品的范围、他创造人物的能力而且其雅俗共赏
  • 10、我就跑到花前,哇!海棠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

50字左右

  • 1、当然,论深度和代表性,金鸡或许难和该片相比,但编导能做到雅俗共赏,好笑之外不乏值得反思的场面,已经算是成功了。
  • 2、古往今来,谈论人生修养之籍可谓汗牛充栋,而能融贯中西学说,博通百家旨要,使人穷达可参,雅俗共赏,终身受用不尽的,却是寥寥。
  • 3、南朝虽然偏安一方,但政治体制朝廷规制基本沿袭两汉旧制,又有佛道盛行,所以南朝儒生依然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善谈名理,雅俗共赏
  • 4、中州筝曲音调优美,雅俗共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传统,是河南优秀民间音乐代表之一。
  • 5、屋前种了许多花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儿,十分文艺,喜欢抱着吉他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弹着雅俗共赏的曲子,逗着这院里的老人孩子们。
  • 6、拙政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到人间天堂苏州,怎能不游拙政园。
  • 7、在才艺环节中,有永不过时的爵士乐,有美轮美奂的古筝弹奏,有雅俗共赏的大合唱,有潇洒至极的街舞表演不令人赏心悦目都不行呀!
  • 8、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
  • 9、而其情节又具有相当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松弛有度、多线叙事和人物互动是最大的亮点,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
  • 10、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60字左右

  • 1、在漫长的历史时朞中,历朝历代的文人和艺术家为节日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文,这样中国的传统佳节便以其深远的文化遗产而达到雅俗共赏
  • 2、其次,“两个翅膀论”故意在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 3、冯梦龙编辑思想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当代出版走出贵族化和脱离市场的误区,走大众出版的道路,用雅俗共赏的图书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 4、海棠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雅俗共赏,素有“国艳”之誉。一代文豪苏东坡曾留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名句,因此也有人称它“解语花”。
  • 5、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往往曲高和寡,倒不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来得好,平民音乐虽不比天籁绝音那般高雅脱俗,却也能引人入胜,与人们灵魂共鸣。
  • 6、歌舞伎也和京戏、歌剧一样,情节和戏文都是固定的,内容则多取自历史故事,而以描写情理的冲突与矛盾者居多,所以能雅俗共赏。林文月 
  • 7、在她一剪一刀下,都能刻画出一个个可亲、可爱、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新境界,因此她剪出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
  • 8、他说,历史上黄鹤楼为何屡毁还能屡建,就是因为黄鹤楼的特殊文化内涵,既有“驾鹤成仙”的传说,又有崔颢、李白等历代诗人留下的诗篇,雅俗共赏
  • 9、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它可以引人注目地镶嵌在正规的传统首饰上显得雍容古朴,也可以随意地佩戴,而且它物美价廉,差不多人人都买得起。
  • 10、海棠花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雅俗共赏,素有国艳之誉。一代文豪苏东坡曾留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名句,因此也有人称它解语花。

70字左右

  • 1、青春是用酣畅的笔墨和美好的想象勾勒的画卷活色生香;青春是用自然的灵动和人间的和睦编写的序曲雅俗共赏;青春是用怡人的茶香和无忧的闲适渲染的诗歌淋漓酣畅。
  • 2、西方刚发现夏威夷等群岛的时候,单凭岛人的生活情调与性的解放,疯魔了十八世纪欧洲,也是因为状貌风度正符合卢骚“高贵的野蛮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赏,举国若狂。张爱玲
  • 3、星光大道阔舞台,草根百姓都能来。通俗高雅同台赛,群英荟萃展风采。唱出大众心中爱,舞出情感心胸开。引人刮目笑声带,雅俗共赏齐喝彩。喜剧日:祝你生活多姿,快乐多彩,幸福无限。
  • 4、西方刚发现夏威夷等群岛的时候,单凭岛人的生活情调与性的解放,疯魔了十八世纪欧洲,也是因为状貌风度正符合卢骚“高贵的野蛮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赏,举国若狂。张爱玲 
  • 5、千机变空有一级大片气势,却没有同级数的剧情支撑,所以影片只能停留在典型的通俗商业港片水平,没头没脑似的,而未能像少林足球或无间道等达到层次较高的雅俗共赏境界。
  • 6、传说那本书上记载了古往今来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让最残暴的将军失声痛哭,让最抑郁的官员仰天大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故事。
  • 7、精神文明四海扬,百花齐放争群芳。阳春白雪都敞亮,雅俗共赏满心房。掌声雷动歌欢畅,精湛表演皆当行。世界戏剧日,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精彩上演,每天都有快乐放映。
  • 8、生活富裕人心畅,祖国处处是舞台。男女老幼都能演,吹拉弹唱样样能。情节故事自己编,雅俗共赏展风采。掌声雷动人喝彩,美满幸福笑开怀。世界戏剧日,祝你生活越过越精彩!
  • 9、烟花多美啊,橘子洲的烟花,不仅美不胜收,而且还有助于长沙与各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很好,人们能雅俗共赏,不会曲高和寡。烟花真韵味!我爱烟花,更爱美丽的长沙!
  • 10、曾几何时,我欣赏唐诗的精炼深邃、豪迈奔放;欣赏宋词的清新淡雅、情愫悠长;欣赏元曲的意境深远、雅俗共赏。虽是如此,却因古典名着的生涩难懂每每远望,却不敢企及。

80字左右

  • 1、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的、流行的歌,每一个音符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含蓄又不失斯文。
  • 2、56个民族组成中国,每一个民族都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中国的音乐与舞蹈,璀璨夺目:有昆曲、西安鼓乐、京剧、黄梅戏每一个都是那么独具匠心、雅俗共赏,能给人带来一种异样的情怀。
  • 3、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着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 4、我打量着以前没时间打量的周围的一切,远处波涛起伏的湖水,近处伫立不动的建筑,以及随风摇摆的竹林,这若画成水墨画,定是相映成趣,雅俗共赏,若改成油画,则是色彩鲜明,层次清晰。
  • 5、56个民族组成中国,每一个民族都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中国的音乐与舞蹈,璀璨夺目:有昆曲、西安鼓乐、京剧、黄梅戏……每一个都是那么独具匠心、雅俗共赏,能给人带来一种异样的情怀。
  • 6、生活中处处有艺术:古色古香的中国画;刚劲端庄的方块字;清新动人的音乐;优雅的舞蹈让人沉醉其中;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让人羡慕;淡妆浓抹的京剧而在一次小小的挫折中,我学会了吹口琴。
  • 7、我一边说,老师一边根据我的发言在电子白板上操控,将我的语言生动形象化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让我的语意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且浅显易懂,雅俗共赏,老师理解、讲解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 8、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的流行的歌,每一个音符流露出来的都是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含蓄又不失斯文。
  • 9、玉兰油定位为百姓化产品,最实际的就是把握好了价格和渠道,通过“贵族产品平民化”的主张坚实建筑着女性魅力王国。而玉兰油的文化突出表现在“亲切”和“简单”亲切贴近生活,简单贴近百姓。雅俗共赏

90字左右

  • 1、新落成的观光别墅不落窠臼,告别了雕梁画柱,却又别具一格,设计师采用了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借海滩成开阔之妙,尤其是那幅门楹,可谓妙笔生花,字体是笔走龙蛇,语言是不同反响,完全做到雅俗共赏,真是美不胜收。
  • 2、春天,这里白花齐艳,花团锦簇,引来了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闻到清香伫立其中,拄足细细品尝,更让人大饱眼福,神采飞扬,人们的热情豪放惹来了一只只轻歌曼舞的鸟儿,它以自身的魅力让人陶冶情操,雅俗共赏
  • 3、香山风光旖旎,古迹众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旧时为江阴十大名山之一,素有江南名山之誉,人们运用古今并叙、雅俗共赏、特色鲜明、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设计有个性。
  • 4、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流传了许多雅俗共赏的节日,如红红火火的春节、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和和美美的中秋节等,现在又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正悄然临近。下面就让我们去品尝品尝端午节的滋味吧!
  • 5、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 6、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 7、春天总伴着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柳树抱芽,柳絮纷飞,枝条恰似泛着绿绸缎光泽的水袖,轻柔的拂去搁浅一冬的晦涩,那雅俗共赏的桃红纷披枝头,粉色的风中,那些与桃花有关的浮想与记忆,亦如这烂漫枝头的花朵,迷漫泛滥。
  • 8、清脆的笛声在耳畔响起,婉转的歌声引来无数路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随着曲子的起起落落,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那是一个山谷,遍地布满了杜鹃花,红胜火,一阵微风拂过,花儿随风摇曳,还有一条小溪叮咚作响。
  • 9、趵突泉灯会主题鲜明,特点突出,集传统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寓园林景观与彩灯艺术造型相一致,运用声、光现代科技,使其跃动,既歌又舞,灯泉相映,千姿百态,五光十色,使公园成为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花灯世界。

100字左右

  • 1、陆丰市是个沿海城市,毗邻港澳,介于深圳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这里有美丽的港湾观音岭、千年的古刹青云定光寺、还有雅俗共赏的地方戏剧在这里你能欣赏到风光旖旎的海景、能聆听到祈福的声音,能见识到具有独特风采的乡土文化。
  • 2、微笑盛开在人们的脸上,像美丽的花朵,时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微笑是一首传统激扬流行的歌谣,每一个音符都流露出动人的真诚。一次定格的微笑,便是一幅雅俗共赏的风景画,温馨含蓄而不失斯文。一张微笑的笑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
  • 3、摘要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对传统观念的消解和对经典文化的解构,是他对人们的生存焦虑的关怀和对纠缠于当下人们心中的疑点的诠释,是其雅俗相融的创作手法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旨归对接受群体的阅读朞待的多重满足。
  • 4、该算盘上没有一个钉子一滴胶水,全是拼接而成,单枚就重3斤!这何尝不让人惊叹那!它无处不浸润着典雅之气,干燥处理、选料切割、榫卯拼合、纹饰雕刻,无一步不精细!这是先祖智慧闪现而出的灵光,是雅俗共赏的珠算史上,一颗明珠,一段辉煌!

词语解释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

1.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雅俗共赏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