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字典 𥫄的意思

𥫄

𥫄
笔画 18画 部外笔画 13画
部首 立部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UENE 仓颉 YBSUV 郑码 SUSR 统一码 U+25AC4
笔顺编号 414312511515413534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𥫄

1同“襲”。元柳貫《袁伯長侍講伯生伯庸二待制同 赴北都却還夜宿聯句歸以示予次韻效體發三賢一𥬒》: “数驛程匪賒,𥫄裘寒更薄。”

异体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没收录“𥫄”字头,请参考“”字。

康熙字典:襲

卷别正文・申集下

位置第1127頁,第6字

部首衣部

康熙筆画22画 部外 16画

古文:

《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𡘋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說文》:左袵袍也。

,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𧟟。《篇海》:又作𧟛

汉语查
©2024 hgcha.com